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余杭非遗文化进校园 10所学校已建传承基地
2012年05月08日 05:14:44

  浙江日报讯 大劈锁、蔡阳刀、玉手……十八般武艺耍起来。每周三的体育课,是杭州余杭区五常中心小学孩子们期待的日子。这一天,来自当地“十八般武艺武术队”的老拳师们会带着兵器来到学校,现场讲解、教授流传数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常十八般武艺。

  非遗文化走进课堂正成为今年余杭城乡的新景。据介绍,余杭从全区近百项非遗文化目录中筛选了42项适合学校教学的项目,通过学校自行申报认领、帮助学校开设日常非遗文化课堂、联系民间艺人传授、组建学校青少年艺术队等方式传承非遗文化。目前,余杭已有10所中小学校建立了非遗文化传承基地。

  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受到学生追捧。素有“笛子之乡”之称的中泰乡小学已经在多个班级开设竹笛课,不少孩子不仅对吹笛子感兴趣,还走进当地竹笛加工厂,学习传统竹笛加工技术。

  非遗进课堂,离不开民间艺人热心助阵。首批国家非遗项目——余杭滚灯传承人汪妙林师傅是各校争相邀请的“香饽饽”。汪妙林说,余杭滚灯有800多年历史,看着它走进世博会、舞向奥运会、亮相新西兰,现在又看着它走进校园,“看到余杭滚灯后继有人,我很开心”。

  非遗文化走进课堂,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加以创新。深红色的缎布竹马、翠绿的对襟套装、米黄色的蒲扇——仁和镇中心小学三楼练功房里,20多个孩子“骑”着高头竹马,踩着音乐节奏练舞正酣。孩子们表演的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仁和高头竹马”。余杭区文化馆翁坚民介绍,“学生版”的高头竹马动作套路仍传承传统套路,但配乐上增加了丝竹等乐器,竹马道具相应缩小,竹马马头可爱玲珑,动作设计上也添加了跳跃等充满童趣的动作。

  据介绍,余杭区第二批非遗文化走进课堂与学校项目对接即将开始,将有更多非遗项目被学校认领。

  

【专题】“文化力”成发展新动力 聚焦浙江文化建设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毛珺 编辑: 韩波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