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9日讯 给居民提个醒,夜间巡逻在很多社区都挺常见。最近在海宁长安,当地派出所和社区干部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巡逻队,回头率可以说是百分之一百。5月8日傍晚,记者闻讯赶到长安,目睹了这支当地居民称之为“巡更队”的风采。
巡逻队员
成了“打更夫”
“居民同志们,为了你的安全,请关好门窗,防火防盗,搞好卫生,人人有责。哐……”5月8日傍晚6点30分,长安修川社区的巡更队开始出动。
他们一边巡逻,一边敲着锣,行走在辖区内的各个小区,声势挺浩大。这支巡更队是由社区干部和民警保安组成的。以往社区工作人员拿着电喇叭在各个小区穿梭,宣传防火防盗的情况并不少见,不过这锣一敲倒是让这支队伍突然引人注目起来。
对于这支队伍,年轻人满是好奇,而上了年纪的人则觉得特别亲切。家住锦绣新村的蒋大爷今年74岁,听见这锣声他便从家里赶出来凑热闹。“以前那些打更人都是胸前挂一根很粗的毛竹竿,拿小木棍敲几下,然后再敲几声锣,几更天就敲几下,那时候大家都没有钟表,这些打更的一来给大伙儿报个时间,二来也是巡逻保太平。”蒋大爷说,这种巡更他小时候,也就是解放初到处都有,后来就渐渐消失了。
复古风
从派出所吹出
让久违的“哐、哐……”声又在居民耳边响起,这个颇为复古的敲锣巡更队就是长安派出所镇区警组警长陈力想出来的法子。
据他介绍,长安镇镇区老小区比较多,居民的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巡更是为了宣传防范知识,而敲锣则是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巡更的目的,一是宣传,二是防范,我们一打锣之后,老百姓他们注意听了,另外我们的巡更,吸引很多老百姓出来看,这才真正起到了安全防范和宣传的作用。”陈力说。
一个多月下来,社区的工作人员也体会到了巡更队带来的变化。“喇叭呢,基本上大家都听腻了,没有多少人关注,甚至很多居民已经把这个声音自动过滤了。”修川社区的工作人员钟凌云告诉记者,敲锣之后,可能老百姓觉得很新鲜,关注度大大增加。
敲锣声让人安心
别看负责敲锣的保安沈天庆现在这锣敲得很熟练,他说刚开始出来敲锣时,心里还是挺忐忑的,总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刚开始那几天,这锣声特别小,可是几次下来,他发现居民们不仅没有笑话,还特别支持这种方式,这下,他也放得开了。每次都是锣声震天。“因为老百姓很欢迎,而且老百姓也感觉到这个很好,所以我也不难为情了。”
5月8日晚,不少居民都笑着告诉记者,这声音让他们很有安全感。“这个当然好,不然派出所巡逻,摩托车开过去,小偷躲起来都不知道。”“他们这么搞,至少在心理上或思想上让我们有一个防范意识。”
目前长安镇区的六个社区都成立了这样的巡更队,每支巡更队由一两名民警保安和三四名社区干部组成,每个礼拜必须在辖区巡逻三到四次,为了不影响居民休息,巡更的时候主要安排在晚上6点到8点之间。看到效果不错,很多热心居民还给民警们提建议:可以组织群众的巡更队伍,让这种巡更覆盖更全面。
- 浙江瑞安场桥民警巡逻途中抓获一名杀人逃犯
- 7岁男孩清晨二楼阳台坠落 协警巡逻 男孩得救
- 浙江大榭边检推出便民新举措巡逻车变身"爱心车"
- 临海高桥小区有支银发巡逻队 退休老人自发看家护院
- 海上义务巡逻队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