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肖飞):

  各位网友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浙江在线新闻网《问政零距离节目》,我是主持人肖飞。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连续推出“交通让生活更美好”浙江交通局长系列访谈节目,邀请我省11个地市交通局长作客浙江在线视频直播间,畅谈交通建设成就给浙江各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并与网友互动交流。下面,欢迎第一位作客在线的交通局长——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陈伟。

  从杭州市交通局官方网中看到是主管杭州全市公路和水路交通行业的政府工作部门,先请陈局长简要介绍杭州交通运输局的主要职能。

  陈伟:

  网友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活动,在此也感谢浙江在线给我们提供这次机会,这次访谈也是我们向广大网友,向全省全市报告工作的机会,也是通过这次来进行一次沟通和交流。昨天晚上给我发了一批网友提出的问题,确实很感动,也反映出网友对我们交通工作的关心和关爱,同时也凝聚着网友们对进一步做好交通的期待。

  所以我昨天晚上也真的看了,也认真做了一些准备,通过这次互动把我们的情况让网友更加了解,也借此机会让我们获得更多方面社会需求和要求。

  主持人(肖飞):

  你刚才说到期待,“期待”对于交通人来说是一种动力?

  陈伟:

  是的,强大的动力,老百姓的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

  刚才说到第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是干什么的?官方的语言就是我们的职能是什么?关于交通运输大家也非常熟悉,就是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人们常说的衣食住行,行就是交通运输。在现代社会,交通运输行业既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所以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二,杭州交通运输的定位。因为行业的定位不仅是浙江省的省会,全省的中心,也是长三角的重要城市,按照国务院关于长三角的发展规划的定位,我们杭州市交通就是长三角南翼的综合交通枢纽,这是杭州的基本定位。

  第三,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的主要职能,我们有四大职能:

  一是交通行业执法。主要是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公路、水路交通行业的政策法规,受委托研究起草有关交通行政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二是编制实施规划。编制和实施交通发展规划,从目前的分工来看,我们重点还是组织编制和实施全市公路、水路和港口以及城市公共交通方面的规划;

  三是交通行业管理。刚才已经说了,我们依照国家的法律,包括公路法、道路运输条例、海事管理法来进行管理。

  四是交通建设管理。相对比较明确的概念,一般意义来说,绕城高速以外的公路管理都是交通部门来承担,建设的内容也涉及到我们。

  新的交通运输局在去年的6月份成立,今年新的职能也已经下发了,新增了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城市客运管理,这个管理包括了两块新增的业务,原先由城管管理的公共交通现在到我们这里来管理了,也就是运营管理。还有一个是杭州人民最关心的地铁问题,今年年内要开通,开通以后的地铁运营管理也由我们来管理。

  主持人(肖飞):

  对于地铁我们没有什么经验,还是自己去管理。

  陈伟:

  对。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根据目前确立的时间,今年的10月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我们还是有信心按时把一号线开通,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杭州市地铁管理办法也做了很明确规定,地铁建设的业务是由建设业主和建设部门负责,地铁运营管理职能由我们来负责。有网民也关心这方面的问题,待会还是做一个专题详细的解答。

  主持人(肖飞):

  近年来,杭州交通的发展变化有目共睹。我们想问一下陈局,“十一五”期间,杭州到底取得了哪些成就?

  陈伟:

  这个问题跟今天的主题来说,是很基础的一个问题。我昨天考虑了一下,“十一五”以来,因为到2010年是“十一五”期间,2011年开始进入“十二五”,这6年多来,杭州交通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在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的引导和指导下全面开展工作,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科学发展的理念,我们紧紧围绕省交通运输厅提出的大路网、大港口、大物流“三大建设”的交通发展战略,努力打造“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两大目标和“建设迈大步、管理出精品、服务创满意、队伍树形象”的总体工作思路。五年来,交通局党委始终坚持这一工作要求,努力实现这一工作目标。同时,这一要求和目标也已经为全市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所接受,自上而下都围绕着这四句话的目标努力工作。按照内部的业务分工,或者业务展开来说,高度概括是两大方面:第一,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克服了四大要素制约:

  一是钱从哪里来。现在投融资的体制是政府和社会相结合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是地从哪里来。杭州的土地可作为建设用地还是非常紧缺,土地是很珍贵的稀缺资源。

  三是人往哪里去。我们负责做好当地政府的一些安置工作,这也很重要。

  四是手续怎么办。这里面有一个办理各种审批手续,也就是程序问题。

  这六年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难中求进”,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但是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这五年杭州基础交通迈开了大步,我们一共完成了487多个亿的总投资,和上一个五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特别是是从2009年开始,我们每年都创出新高,通过大幅度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我们杭州向长三角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重要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二,在行业管理方面。现在交通行业正在处于一个转型期。我刚才也说了,交通既是一个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整个经济重要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定性来说,交通就是现代服务。从传统的运输业向现代运输业有一个转型期,目前处于一个转型过程。还有一个就是管理转型,还要通过行业管理的转型为行业的转型提供服务,创造条件来推动行业的转型,最终的目的就是推动行业的发展,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几年我也高度的概括了一下,在行业内管理的成就可以概括为“123”。

  “1”:交通运输行业打造了一批工作亮点和精品工程,有很多工作在全国很多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2”:我们实现了两个提升,即交通保民生、促发展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的水平得到了提升。

  2011年,全市的公路货运量达到了2.2亿吨。

  主持人(肖飞):

  这是什么概念?

  陈伟:

  也就是说和2006年相比增加了50%,这和经济的发展应该是同步的,而且没有处在一个滞后的状态,说明我们支撑和保证服务上面跟上了。如果明显的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就说明我们的工作还存在滞后问题,这是一个数据。

  还有一个数据是港口,也就是水运。杭州的海运是杭州交通运输的一个很大优势,杭州港又是全国24个重点内河港口之一。到2011年底,我们杭州内河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达到了8929万吨,向亿吨大港的目标又前进了一步,我们完全有信心在十二五末实现这么一个规划。

  刚才说了一种量,那么它在经济发展当中这个运力、定位、作用也用两个数据来表达:公路水路分担的货运量达到全市货运总量的96%、公路和水路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也是通过铁路和航空来实现货运目的的只有总额的4%左右,相对比较非常小。另外一个是客运总量占全市的90.2%,杭州的公路水路仍然是起着重要的主导地位。从这两个数据来说,在于我们的行业是在发展。

  第二个能力,就是行业文明建设的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在去年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当中,我们交通系统一共有几万家企业,有20多万从业人员,我们组织了“车船路港站、交通创文明”这么一个万人大行动,我觉得我们也是为杭州市创建文明作出我们的努力。还推动了我们行业文明建设体制,这是第二点。

  “3”:我们管理工作有三大领域处在领先地位,而且非常重要。首先是交通法制的问题,我们通过几年的努力,尤其是2011年我们开展的交通法制规范化建设中,应该说产生了很好的效应,被交通运输部定为全国的示范城市。还有一个就是低碳交通建设,这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六大组成部分之一,非常重要,这项工作我们也抓得很紧,低碳交通也是全国第一批示范城市;另外就是交通科技信息化在全省走在前列。

  这三大方面我们取得了进步。我用“123”概括的回答了一下这六年我们干了什么?也是给网民做了一个工作报告。

  主持人(肖飞):

  问:我们今天访谈的主题是“交通让生活更美好”,你刚才谈了杭州交通在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从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出发,请问陈局,杭州交通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陈伟:

  “我觉得交通让生活更美好”这个命题非常好。其实这个生活不仅是日常生活,而是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就是民生等。从交通的本质来说,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两句话“人便于行,货畅其流”。要有出行的条件,另外还要有水路的条件,还要有完善的公路服务的系统,或者说一个体系进行保障。所有的物都能够按时的、安全的到达指定地点来满足建设发展的需要,满足百姓的需要。

  主持人(肖飞):

  我能不能就理解为物流?

  陈伟:

  对,就是物流。我们有三个服务的原则,也是交通系统的基本原则,这三个服务就是:

  第一,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服务。在“十一五”以来,在实现这个服务上我们还是作出很多的贡献。我们一些重大项目的建成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很重要的支撑作用。我这里举两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在十五期间,我们完成了交通西进,实现了两条高速的目标。“十一五”在战略上又提出新的战略,是在“东网加密”融入长三角的工作大局决度上提出来的,我们也已经有重大的贡献,使我们通向上海的高速公路又增加了两个大通道,从而使我们更加方便。

  另外我们也建成为了江东大桥,是2008年12月底建成通车的,它的建成对杭州最重要的一块开发区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它把南北连接在一起,这是江东大桥。去年我们全线通车的临余公路,现在叫“科技大道”。它对青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这是公路方面。

  那么从水路来说,杭州港区是全国重点内河港之一,在加快推进京杭运河二通道、七里泷船闸两大工程的同时,在实行一体化管理机制上狠下功夫。2009年9月正式实施新的服务制度,这二年多来实施的非常好。2011年的运量,8929万吨吞吐量,比2008年增加了1480万吨,如果这部分货运量不走水路仍然走公路的话,如果是20吨货车载重量计算,相当于74万车次的公路货车流量,压力就增大了很多,而且水上是最节能、最清洁的交通工具,对交通的全局作出了贡献。

  第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这里我用几个数据,杭州市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昨天我查了一下杭州的年报,到2011年末常住人口873万人,还要加上数以百万计的暂住人口,同时还要加上七千多万的旅游人口,所以人的出行量是非常的巨大。怎样使每一个本地的市民也好、外地的游客也好能够做到便捷交通,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也花了很多工夫。到2011年的旅客运输量是3.48亿人次,其中90%以上是通过公路和水路来实现的。具体在人出行上是四个方面工作:

  一、城市公共交通。杭州的公共交通“五位一体”,其中,公交车是主力军,市区就有共5122辆299条营运线路,每年运送的乘客大概在104854万人次;出租车是一个重要的补充,一共有8697辆,每年运送的乘客将近30000万人次。20%弱一点是通过城市公交出行的,20%强一点是出租车,这不包括免费公车。

  二、城际客运。我们统计了一下杭州跨省、跨市快客班线共110条,每年运送的乘客就有1800万人次,随着城乡统筹和杭州都市圈的形成,我们已经跟杭州的五县市已经开通城际公交。

  三、农村客运。杭州在“十五”期间,我们一共修建了7600多公里的农村公路,使农村的农民,尤其是交通不便捷的农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

  我经常到农村去,不是说这次入乡进企,我也经常去,改革开放给农民带来两个第一:农民的劳作和收获不需要交税了,取消了农业税;另外公路修到了家门口,非常开心。

  主持人(肖飞):

  这是你自身感受到的吗?

  陈伟:

  是的。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行政村通车率、农村公路硬化率两个100%。但是有了通车条件还要做好交通主线,特别是农村,我们通过市场运营的方式,农村肯定是经济效益方式。农村现在很多的青壮年都在外面,我这里面就有两个矛盾。我们现在着重在抓公交通达率,现在达到了现有公路客运站99.5%,也就是说,农村客运班车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对于农民的出行这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四、春运、节假日的客运组织。大家记忆犹新的2008年春运之后,我们认真的总结2008年春运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春运组织上我们确实走出了一条新路子。这几年春运组织工作一年比一年好,这四年当中我们实现了无重大事故、无旅客滞留的目标。现在我们又把春运的工作机制已经延伸到了“五一”、清明节,国庆等节假日,做到了安全有序。

  主持人(肖飞):

  现在小长假也多了。

  陈伟:

  是的,这是第二个服务。

  第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应该说交通对农村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力非常大。“高速公路经济”效应这几年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接下去我们将以“三江两岸”黄金旅游线的打造、现代城市化建设为抓手,做好提升交通保障能力这篇文章,为杭州的新农村建设还要作出更大给多的实际工作。

  主持人(肖飞):

  问: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二年,“十二五”期间,杭州交通主要任务是什么?也就是说交通局接下来要做什么?

  陈伟:

  我们确定了“十二五”的交通规划,今年是规划的第二年,首先我们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这个总目标。同时还要紧紧围绕夏宝龙省长提出的“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的工作要求来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我觉得我们在制定规划过程当中突出了先行、惠民、绿色交通三个主题,体现适度超前的原则。

  首先我们要通过加快推进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打造先行交通。

  第二,我们通过构建高效、安全、便捷的道路和水路运输服务体系和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来实现城乡公交、客运、物流配送“三个一体化”和水运、休闲、出行“三位一体”功能,打造惠民交通。

  第三,通过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强化科技信息化来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效能,从而来打造绿色交通。

  这是“十二五”规划总的构思,使我们担子很重,压力也很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正确指导下发扬惠民、服务、奉献的浙江交通精神,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实现目标。

  主持人(肖飞):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刚才陈局提到的通过加快推进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先行交通。能介绍下具体包括哪些交通工程项目?

  陈伟:

  加快推进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先行交通。

  一、提升高速公路骨架网络,拓宽“一绕”(绕城高速公路),建设“二绕”(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钱江隧道及连接线、江东大桥及连接线),完善“十射”(拓宽改造沪杭、杭甬、杭金衢、杭宁高速公路,续建杭新景高速公路建德寿昌至白沙关段、杭长高速公路杭州段,新建杭绍甬高速公路),提升“一连”(杭州机场高速公路改建工程),启动“两连”(千黄高速公路、临金高速公路)。构建“二绕、十射、三连”的高速公路主骨架。

  二、完善以“十射、八纵、六横”为主脉的国省道区域干线公路网的布局,由24大项目构成国省道的目的。

  三、完善“一港、三干、四支”内河港口和航道网络,努力实现三江,特别是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运河、江东航道网的顺畅通达,打造港航强市。时间关系我不可能向网民朋友报告了,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站来了解一下。

  主持人(肖飞):

  陈局刚刚提到杭州市“五位一体”的公共交通,再过四个多月,作为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铁一号线即将投入试运营。请陈局长介绍一下,杭州地铁一号线运营前的准备工作进展如何?杭州地铁的票价将在何时正式对外公布呢?

  陈伟:

  这是大家盼望很久也非常期待的项目,地铁的建设是地铁建设部门的,还处在一个建设期,没有到运营期。去年年底以来,我们和建设已经同步进行,运营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整的介入。杭州地铁的建设总体进展还是顺利的。

  从运营的角度来说还要过几个关,这也是我们加紧组织的,首先由建设部门进行出面,另外由政府来组织政策的验收,杭州市政府已经成立了验收工作的专门机构和领导班子,我们的办公室就设在交通局。另外进行试运营前的基本条件评估,这也是是省交通运输厅和我们交通局共同承担的。还有一个是32个车站出口的交通组织,这项工作难度也是非常大的,但是是评估的必要条件。不能说地铁建设好了,可以跑了就可以运营了,这后面还是有很多的东西,我们也正在做编制的规划,我们的公交不仅仅是公交集团公司的公交,也包括出租车,也包括免费公车。

  主持人(肖飞):

  对市民做安全考虑一系列的问题。

  陈伟:

  是的,我们正在按照市里的要求推进,我们对预期的目标完全有信心实现。至于票价的问题是由政府来定,是由物价局主管。据我了解物价局在这方面也在做一些工作,正在制定这方面的方案。关乎老百姓利益的事情当然会有一个过程,要经过老百姓共同来决定,我只能做这么一个答复。

  主持人(肖飞):

  有网友在微博上提问陈局,自从去年7月份钱江三桥出现坍塌事故,每次开车走三桥总是提醒吊胆的,问问陈局,三桥到底安全么?

  陈伟:

  这个问题很尖锐,但我也不回避。去年7月钱江三桥南引桥两块箱梁板坍塌引发事故,这个事故影响非常大,社会也非常关注。其实三桥的建设、建成到运营是1994年前后,杭州市对这一次“三桥事件”更加重视,之后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处理。除了抢修和抢险工作,还在全市范围迅速开展桥梁隧道隐患排查处理,及时消除了许多潜在的隐患,更为难得的是,争取到了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

  去年8月4日到9月9日,由交通运输部组织专家组对三桥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检测、核检,最终得出了“目前钱江三桥主、引桥能都满足设计荷载的正常使用要求”的权威结论,总的来说,它的设计荷载和实际的承载能力是相符合的,当然,我们还是要抓好日常的管理服务工作,禁止货物车辆通行等措施来减少负荷,保证它的寿命。网友完全可以放心通行。

  主持人(肖飞):

  这个建设环节没有问题了。

  陈伟:

  是的。前段时间养护人员在清扫上面的垃圾过程当中,造成了很大一个误解。我也看了网上觉得简直不可思议,我当天就要求路政部门认真调查。之后三桥公司已经通过我们交通运输局进行了澄清,是在清理箱梁时,垃圾直接掉到了江里。整个三桥的安全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大家可以放心。

  主持人(肖飞):

  我们都知道陈局长是公安系统的,现在是交通局局长,在转换的角色当中,你的切身感受是什么?

  陈伟:

  我长期在公安机关工作,是警察出身,2007年来到交通局。很坦率的说,我是1953年出生,已近花甲之年。我作为杭州市交通局局长是第一次在媒体谈我个人的感受,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因为我的任期很快就满了。我觉得无论是做交通局长,还是交通运输局局长,首先很有成就感,特别是交通建设这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的,当我踏上新建的道路和航道时,我有一种丰收的喜悦;但是交通工作的压力非常大,这个压力来自于三个方面:

  第一,交通是一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我们讲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交通来支撑,所以交通是先行官。夏省长讲“没有交通就没有发展”,特别是当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非常强烈的时候,我们遇到很多瓶颈的时候,压力会很大。

  第二,交通是关系到老百姓的出行。这是民生的基本内容,交通就是大民生,民生无小事,在讲到怎样创造一个让老百姓及社会满意的交通,我们的压力也很大。

  第三,交通既是一个传统行业,也是现代服务业。所以这次大的队伍教育管理怎样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现代交通队伍的方向发展,我觉得这方面的压力也很大。

  这几年我也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实实在在的说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我只能说我尽职了,我相信下任交通人一定能干出更辉煌的事业。

  主持人(肖飞):

  谢谢。那么,请问陈局有没有开通微博?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开通官方微博?

  陈伟:

  我目前还没开通我的个人微博。至于官方微博这项工作我们已经多次研究了,像交通行业来说开通一个微博非常必要,但是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考虑不等于说是等待,我们已经在机动车服务管理局开通了官方微博,我们作为一种尝试体验,然后再去考虑是否要开通交通局的官方微博。这是我们回复网民非常好的一种手段。我现在还没有开通,如果开通了可能会很多网友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对我提一些要求,我们就可以多一些了解民生。

  主持人(肖飞):

  谢谢陈局部。“交通让生活更美好”。今天的第一期系列访谈就结束了,下次节目时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