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管子,蛇就缩成了波浪形。
观众王女士给《好奇实验室》打来电话,问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蛇会“倒车”吗?比如,蛇在抓老鼠时,钻进了老鼠洞,老鼠洞很小,又没有别的出口,这时候,蛇怎么出来呢?
这可真把我们难住了。口说无凭,实验为证,《好奇实验室》决定帮王女士实验一下,看看蛇到底能不能倒着爬。
比起“倒着走”蛇更喜欢“掉个头”
本次实验的主角——一条1岁大的棕黑锦蛇,是我们从“爬友之家”宠物蛇店借的。
这条锦蛇原产我国东北,有一米长,2厘米粗。为了搞定它,我们又请了店主史东帮忙——他养蛇已经10多年了。
我们找来3根2米长的有机玻璃透明管,管内直径分别为2厘米、2.5厘米和4.5厘米,模拟大小不同的“老鼠洞”。
先让蛇试着钻直径2.5厘米的管子——
把蛇小心地放入管道里,它立刻缩成好几段S形,在管子里蜿蜒向前,爬得很谨慎,速度很慢。
用木棍从一头堵住锦蛇前进的道路,逗引它往后退。锦蛇迟疑了一下,把身子往后一缩,又是好几段S形,再伸直时,已经后退了不少距离。
“透明管很光滑,鳞片和管壁之间的摩擦力已经很小了,可以说没起到什么作用,所以锦蛇把身体弯了起来,这样能增加摩擦力,让自己前进或者后退。”史东说。
如果是更细的管子,细到蛇的身体不能弯曲,蛇还能后退吗?换上直径2厘米的透明管再试试。
面对2厘米的管子,锦蛇更迟疑了,驱赶着它往管子里爬,爬到身体四分之一的长度时,它就再也不肯向前。
用木棍继续驱赶,锦蛇硬着头皮爬进管子,却把身体缩得更细,富余出空间,又弯成了S形。需要后退时,也是依样画葫芦,蜷缩再伸直,顺利退出管子。
“蛇是靠舌头来感受外部世界的,当它发现一个洞时,会伸出舌头感受一下洞的大小,甚至是深度,很轻易就能评估出自己的身体能不能钻进去。”史东说。
看来,蛇可不是“傻子”,什么洞都往里钻。不过,通过实验,不难发现,锦蛇所谓的“倒着走”,只是依靠身体的蜷缩和伸直,把自己弄出管子,和我们理解的“倒着走”还是有区别的。
“这不能叫做倒着走,蛇是不能倒着走的。”陈苍松说,如果管子很小,蛇就出不来了。养殖场里取蛇毒时,就是把毒蛇放进细玻璃管、塑料管,让它不能动,再取毒的。
“蛇从头到尾有粗有细,如果有一种容器,刚好和它的整个自然生理曲线完全相符的话,那它就只有往前走,不能往后退。”史东说。
最后,我们换上了直径4.5厘米粗的大管子,这下子锦蛇爬进去宽敞多了。用木棍在蛇头部位敲一下,锦蛇立刻在管子里机灵地掉个头,原路折回。看来,比起“倒着走”,蛇更喜欢“掉个头”。
蛇有三种游走方式
蛇没有脚,却游爬得很快,它的运动方式有三种,都很特殊:
第一种是蜿蜒运动——爬行时,蛇的身体在地面上,弯成一段段的“S”形,用弯曲处顶在地面上,再用力把身体伸直,借由地面的反作用力,蛇就前进了。蜿蜒运动时,蛇是弯曲着游动的。
第二种是履带式运动——蛇没有胸骨,但它的肋骨可以自由地前后移动,从而带动腹部宽大的鳞片依次竖立,就像划着桨一样前进。这种运动方式能让蛇的身体直线向前。
第三种是伸缩运动——把身体前部抬起,尽力向前伸展,接触到支撑物体后,再把后半部分身体向前缩回去。
这三种方法里面,有没有能让蛇不掉头、直接“倒车”的办法呢?
“伸缩运动有可能倒着走,但前提是它的身体能弯曲。”浙江省自然博物馆两栖爬行类研究员陈苍松说。
实验证明,担心蛇会不会卡在老鼠洞里出不来,纯属多虑。如果不是被强迫,蛇灵敏的感知很难让它落入这样的圈套,而自然界里也几乎不存在完全契合某一条蛇身材的洞穴。
“理论上讲,出现蛇被卡在老鼠洞里的唯一可能就是,它进去后,吃掉老鼠,肚子特别粗大,出不来了。这样的话,蛇会在老鼠洞里呆上一阵子,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出来。”史东说。
今晚11:05,打开电视,锁定浙江公共频道,《快报时间》带你看有趣的锦蛇钻洞实验。
感谢“爬友之家”宠物蛇店及店主史东对本次实验的帮助。
都市快报 记者 史鹏飞 摄影 施德勇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