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只设计吃水3.8米,由于设备未安装到位,实际吃水仅2米多,导致难以通过温州大桥;大桥通行车辆限速限载,部分硬路肩封道禁行…
浙江在线05月25日讯 温州豪华邮轮“明珠七号”在拖带至温州市区郭公山码头的过程中,意外撞上温州大桥。5月24日开始,温州市交通部门根据大桥受损情况,紧急采取措施对大桥进行交通管制。
桥面有混凝土脱落但不严重桥梁受损检测初步结果今日公布
5月24日,市交通运输局、温州海事局、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速交警温州支队等多个部门单位,成立事故调查、技术检测、通行保障等小组,对事故开展调查与善后处理工作。
事故调查小组成员发现,大桥斜拉桥箱梁跨中部位,有明显撞击刮擦痕迹,受损范围侧面宽约3米,高2.5米,梁板混凝土局部脱落,脱落的混凝土厚度为1~2厘米。在箱梁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也是桥梁重要的承重结构的横系梁边角刮损,贯穿整个梁底。专家发现受损范围有钢筋外露现象,是不是因为撞击刮擦引起,还要进一步确认。
截至昨晚8时,桥梁受损检测正在进行中,检测初步结果将于5月25日24时前对外公布。
温州大桥通行车辆限速限载
5月24日,温州大桥设立电子屏幕牌预警,大桥提醒超载车辆禁止通行。高速交警、路政等部门,对大桥路面开展路面限速管理,要求过往车辆放缓车速。
考虑到温州大桥北桥两斜拉桥主塔之间的梁板在碰撞中受损,桥边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此,该路段几百米硬路肩用隔离带封道,禁止车辆通行。
船上通风机及桅杆底座受损
5月24日上午,“明珠七号”制造方中国·威华船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和市港航管理局船舶检验处工作人员,来到停靠在市区郭公山码头的“明珠七号”,对船只的建造情况进行了核实。
“建造这艘船,我们都是严格按图施工。”中国·威华船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国良称,之前报道称温州大桥发生碰撞的是“明珠七号”船上烟囱,确切地说是1米多高的通风机(外形类似于烟囱)以及2米多高的桅杆底座,两者一前一后分布在船尾附近位置,挨得很近。桅杆底座只是起到装饰作用,是“明珠七号”的最高点,通风机是船上第二个高点。通风机与桅杆底座在与温州大桥碰撞中均出现了破损,船上其他部分完好无损。
5月24日晚上7时多,记者联系上温州明珠游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斌,对于“明珠七号”意外撞上温州大桥事件,徐斌表示他们也在等待事件调查的最终结果,目前不方便透露相关情况。
船只实际吃水与设计有误差
市港航管理局船舶检验处负责人说,5月24日,他们派人对“明珠七号”建造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建造情况与批准图纸相符。“明珠七号”船体总高度(龙骨到桅杆底座)是33.1米,设计吃水3.8米,但由于船上一些设备未安装到位,实际吃水2.2米到2.3米。
船舶吃水一般是指船舶的吃水深度,是指船舶的底部至船体与水面相连处的垂直距离。“明珠七号”拖带过桥时,船只水面以上高度高于30米,所经的温州大桥北桥主通航孔,通航净空高度30米。船只经过温州大桥时,还要预留一定的安全高度,才能确保不发生船只撞桥事件。据分析,“明珠七号”通过时,恰逢涨潮,可能船舶实际吃水不够,导致船只顶部的通风机与桅杆底座撞上温州大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