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民王先生身家千万,不幸的是他有个不务正业、惹是生非的儿子,妻子早逝,无人管教,自己又得了绝症,不久于人世,担心儿子不成器,无奈立下公证,要求儿子10年之内必须取得管理学学位,否则就将儿子要继承的那部分遗产赠与儿童福利院。
这事有个美好的结局,儿子在老爸死后,痛心疾首,痛改前非,终于凭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学位,并顺利地继承了遗产。
南京的这个励志故事,情节离奇甚至让人有点怀疑它的真实性。拿到学位就能继承遗产,那么方鸿渐的“克莱登大学”文凭、唐骏同学拿的西太平洋大学文凭算不算?如果儿子动点歪脑筋,要把这一关糊弄过去,应该不是什么难事。那么以此为标准立的遗嘱,多半是要落空的。
学历有那么重要吗,如果真像这位王先生想的那么重要,何以“唐骏们”至今仍在各行各业辛勤劳动,毫发无损呢?即使拿到管理学位又怎么样,谁能确保他就能守信财富,就是个合格的公司管理者?所以,那些为富二代问题忧心忡忡的富一代们,千万别以为发现了一个现实可供学习的榜样,人家的孩子能明白老爸的良苦用心,您的孩子未必。
看来,中国人中学历教育的毒确实挺深,连那些从底层打拼起来、一无学历二无背景的人也概莫能外。不过想想也挺正常,时下拥有千万资产的人比比皆是,财产继承是个现实问题。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民企进入交接班高峰时期,当年开创基业的第一代民企都已经到了55岁至75岁之间。时日无多,很多人都患上了交接班焦虑症。如果我是那个富翁,也有个不靠谱的儿子,万般无奈之下,我也可能会想出一些不怎么靠谱的点子的。
有人说,富二代的问题是富一代造成的,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大抵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在平时严加管教,指望要继承的时候来个临时抱佛脚,这违背自然规律。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怎么倡导,这个社会都存在勤奋的和纨绔的两种类型的富二代。而麦肯锡的研究数据也表明,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其中只有大约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
想跳出规律之外,还得另想办法。你的儿子不能成为一个好管理者,但这个社会上,能成为好管理者的人比比皆是,用不着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一个人身上。一个人背着财富,很容易把人压弯了,所以,不如走出家族治理的悲剧,让财富以更阳光的方式运行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当财富不再被视为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私产时,也许更能发挥出强大的生命力,至少不会反噬拥有财富的人。
- 宁波教育局:今年起将培养大专学历保育人才
- 宁波将培养大专学历保育人才 幼儿保育员专业化
- 学历高的人群炒股多盈利未必多 低学历股民盈利最高
- 抬尸工要大专以上学历 兰溪殡仪馆招聘条件引争议
- 破学历资历“硬杠”湖州创新企业人才职称评价标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