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第一井”铁将军把门。记者 杨晓轩 摄
浙江在线06月09日讯 从游人如织、人声鼎沸的河坊街出发,沿南宋御街向南走,到了大井巷口就渐渐清静下来。这里深巷通幽,古井犹存。
说起大井巷,老杭州几乎无人不晓,除了大家熟知的胡庆余堂、朱养心膏药店、张小泉剪刀、保大参号等百年老店外,五眼大井(又名“钱塘第一井”)同样有口皆碑,老底子许多杭州人的一天就是从这口井开始的。
2009年夏天,有关部门淘井清淤,整修井台,一幢三面围合的走马楼围护着古井,气象为之一新。“钱塘第一井”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近日,有一位老底子的杭州市民打来电话:“钱塘第一井周边院落整修好已经两年多了,为什么现在还不能对市民完全开放啊?”
一个问题,引发了我们对杭州古井生存状态的好奇,这些曾经滋养一方百姓的水井们现在活得怎么样?
钱塘第一井,大门紧闭
昨天下午,记者专程去看了看“钱塘第一井”。它位于大井巷22号一个民居的天井里。门口是一扇木格栅门,大门紧闭,铁链锁牢。
从木格栅的空隙中望进去,能看见5眼井错落排列,呈不规则椭圆形。周边地面干燥,也看不见井壁上的青苔,应当是长久没有使用了。相传此井为五代吴越国时所凿,井深约四米,静止水位一米八。此泉水甘甜寒冽,泓深莹洁,故名“钱塘第一井”。
和儿时记忆中,井边就是人家的情境不同,如今的“钱塘第一井”,更像一个景点,吸引着不少游客在此驻足留影。
正在附近散步的秦奶奶已经76岁了,多年前她的家就住在南宋御街附近。说起这口井,她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我们用这口井做饭、洗衣、泡茶。原本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把西瓜泡在井水里,味道比现在冰在冰箱里好吃多了。”
秦奶奶的慨叹,代表着许多老杭州的看法。在他们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口井,“原是生活的一部分。”就这样成了小小的一方封闭的天地,挺可惜的。
吴山指挥部回应:为保护文物,暂时维持现状
2009年“钱塘第一井”就整修完毕,为何迟迟不向公众开放?
清河坊历史街区管委会吴山指挥部的工作人员这样解释:“现在也是开放,只是没有完全开放而已,从木格栅门里还是看得到的。我们认为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
维持现状的理由,其实还是为了保护。“如果开放,需要我们和园文局对于开放后的保护问题制定具体的制度和方案,否则,一旦开放,可能附近的居民会来洗被单、衣服、拖把什么的,周围会弄得一塌糊涂,可能会对古井造成一定的破坏。”
“钱塘第一井”藏入了深闺,那么它是否只是一个个例呢?这个话题,就得从2009年说起了——
2009年5月开始,杭州市展开了一项名为“古井保护”的工程。
当时主要是针对那些建成50年以上,具有历史、艺术价值或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水井进行保护和修缮。
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古井被分为两大类保护。一是遗址类水井:对文献记载的具有一定历史文脉,但已遭破坏的水井在原址或异地进行复建;对现存但已失去使用功能的水井,要做好井圈修缮、围栏及标志牌设置等保护工作,避免其在城市开发中遭到毁坏。
像“钱塘第一井”就是属于遗址类水井。遗址类水井大部分都在上城区范围内。
另一类是“使用类水井”:对现存仍有使用或应急功能的水井,实施修缮保护后达到周边环境整洁、美化,配套设施齐全,水质洁净、功能不变的目标。
根据当时牵头这项工程的杭州市城管办提供的数据:当年遗址类水井一共保护修缮了67口,使用类的保护修缮了179口。
作为遗址类水井,像“钱塘第一井”,当时的保护工程,是这样的:先把水抽干,清淤,然后加过滤层(由沙子、小石头、鹅卵石组成好几层的过滤体系),而后,对水井的外部景观再进行修缮和重做,修旧如旧。
因为这类遗址类水井的价值在于自身的历史古物价值,也就是说它们身上带着杭州这座城市的强烈的印记,它们有万千故事,而不是仅仅提供使用,所以,修好以后,基本上都有围栏围起来,防止人群过于靠近,有所破坏。
其他使用类水井也经过一系列清淤、井圈加固、井周防滑地面铺设等措施,继续投入使用。
杭州水井目前大多处于代管状态,命运各不相同
2009年5月,钱江晚报曾发表《杭州古井,廉颇未老》等稿件报道过杭州水井的保护工程。如今那些水井,现在过得如何?
记者从上城区城管办了解到,2009年和2010年,区城管办分两批对辖区内159口水井进行了整治,整治完成后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即移交到辖区的街道、社区代管。但是实际上,由于至今没有落实养护职责和经费,所以,水井的命运也各不相同。比如,在中山南路一家理发店门口有一口水井,由于御街夜市上的一些垃圾被投入井里,造成井水被污染。接到居民投诉后,上城区城管办在进行二十三坊改造时,不得不在井口加装了一个铁盖,平时用锁锁上,然后把钥匙分发给附近居民,让他们在使用时再打开。
而清波街道辖区内最著名的古井郭婆井,目前仍在为附近居民服务。记者从街道城管办主任陈小明那里了解到,在郭婆井移交街道时,曾有大约千元左右经费下拨,但后来就没了。他们日常的管护也比较简单,除了日常保洁外,就是每年夏季容易滋生蚊蝇时,向井中投入漂白粉。
根据城管科工作人员掌握的情况,目前大多数使用类水井也就仅仅用于绿化灌溉等,因为水质达不到饮用标准。
采访中,住在水井边的不少老杭州都说,希望能有个专门的部门来管好这些古井,毕竟“这些上了年纪的井承载着这座城市太多的记忆”。(感谢读者郑先生报料)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