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之江先锋 > 群英榜 正文

情到深处茶自香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驻缙云科技特派员白堃元
www.zjol.com.cn  2012年06月1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白堃元,1940年9月出生,1963年6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返聘),2005年7月起担任省驻缙云县科技特派员,获得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丽水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作为全省最年长的省派科技特派员,为了农民致富,放弃悠闲的退休生活,毅然选择到偏远农村,连续7年扎根大山之中,足迹遍布缙云县5万亩茶园。

  2005年七月,已经退休了的白堃元,“据理力争”加入到省派科技特派员队伍之中,开始踏上缙云这片热土。怀着一颗“以技兴茶、兴茶富农”的赤诚之心,白堃元从西子湖畔急切地来到了浙南革命老区县,直奔缙云县胡源乡。“科学技术连着生产,更要连着老百姓,我要到最基层、最需要的地方去实践。”他说,“我这辈子已经离不开茶叶、放不下茶农了。”从此,2000多个日日夜夜,白堃元风雨兼程。从实验室到茶园,从茶园到实验室,伴着日月晚睡早起,从不言苦、从不叫累;从杭州到缙云,从缙云到杭州,追着梦想寒往暑来,一路思考、一路前行。

  7年来,白堃元和他的科研团队,通过产业规划、技术培训、标准制订、工艺改进、品种更新,给缙云的茶叶产业插了“腾飞的翅膀”。在群众面前,白堃元从不以高级知识分子自居。他一再提醒自己“老百姓最讲实在,不能来半点虚的,要一点一滴地做给茶农看、带着茶农干。”

  见过老白的人都说,老白人瘦肤白,纯粹是个坐办公室搞研究的;但接触过老白的人都说,老白比农民更农民,因为他每天比农民起得更早,比农民睡得更晚,比农民干得更多。

  政策引路——由他牵头编制了《缙云县茶叶产业规划(2008~2015年)》,确立了茶叶的主导产业地位;出台了全国第一个乡镇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三溪乡茶叶产业发展规划》。科技助跑——在缙举办了全国第一期茶叶加工工培训班,启动了国家级技能证书培训工程,全县有近500人获得了国家级茶叶加工工(评茶员)合格证。“缙云茶师”的足迹遍布四川、贵州、安徽、江西、福建、湖南等绿茶主产地。文化创牌——“笋者上、突为峰、缙云茶”,确定“仙都笋峰”为缙云茶叶统一品牌,多次荣获国内外茶博会金奖, 2009年“仙都笋峰”被收录为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标准名茶,2010年“仙都笋峰”茶进驻上海世博会比利时欧盟馆。七年来,面对不断的人生选择,他始终坚持在基层一线,他说:“种下一株茶苗也要三年后才有收获啊!我留下,是因为老百姓需要办的事还没办完。”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 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