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3日讯 6月底前,普陀区将继嵊泗县后全面启动县(区)公立医院改革,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并将同步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年底前,我市力争所有县(区)均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到2015年实现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据介绍,经过三年医改后,我市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已得到有效改善。新农合保障筹资水平从人均188元提高到475元,参合率巩固在95%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例从45%提高到70%,最高支付限额从3.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全市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均次费用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1.51%,药品让利6019.96万元,药品让利率达到41.78%;全市还投入7亿元资金对4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改造,渔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根据省里的要求,昨天的会议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和今年医改的新目标——
所有的公立医院均要增强服务能力,优化诊疗流程,规范诊疗行为,积极推行“一卡通”“一日门诊手术”“预约挂号诊疗”等措施,缩短病人等候时间,给群众看病提供便利,并要严格控制医药费用,继续实行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均次费用零增长政策;
在实施基本药物方面,下步将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增补药物目录调整情况,优化调整市增补药物目录,增加妇女、儿童、慢性病和急救用药等品种,更好地适应渔农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根据省里的要求,从今年开始将全面推开尿毒症、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8类大病保障,并将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I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将重性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儿童孤独症、血友病等5种病纳入特殊病种门诊统筹补偿范围;进一步探索建立大病保障和应急救助办法,对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无主病人应急救助,考虑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或建立补充保险等方式,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通过政府出资、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资建立基金,解决无能力负担费用和无主病人发生的应急医疗救治费用。
针对舟山的实际,我市下步还将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有意与浙江海洋学院合作,加大定向培养基层医务人员的力度,力争到2015年使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医生。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