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加在牛津大学宿舍里
高考成绩周末揭晓,各大高校都想招到优秀生源,最近在大力宣传。北京大学的官方微博“北京大学招生办”,6月15日发了一条微博,专门介绍了一位杭州男生:“有这样一名中国大学的本科生,本科四年期间,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7篇,其中SCI与EI论文7篇。一年后,他到英国牛津大学读博士,又发表了3篇SCI期刊论文,后入选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士。这位出色的青年叫张维加,是北大元培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
张维加,2007年从杭州第二中学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跨过研究生,直接申请进入英国牛津大学读博士,凭借对天体物理的研究和兴趣,最近成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士。
这个男生张维加,快报一直在报道。2004年,他是当年的中考状元;高二时,他写了一篇很多教授都看不懂的论文——《寒武碰撞性大陆起源与生命进化的研究》,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前三名和“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之后保送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去年进入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天体物理方向。
昨天,杭二中叶翠微校长把张维加妈妈请到学校,讲一讲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叶校长说,张妈妈教育孩子,以兴趣为目标,这才是教育本来应有的面目。
张妈妈这两天很忙
两所母校都请她去坐坐
张妈妈穿着白色连衣裙,一头利落短发,说话间,不时爽朗笑出声来。她说这两天很忙,儿子6月14日给母校三墩中学和杭二中的两位校长,各发了一条短信,汇报自己的发展,也感谢母校。当晚,她就接到三墩中学校长电话,请她第二天过去坐坐。之后又接到杭二中电话,也想请她讲一讲家庭教育,希望能给其他家长参考和借鉴。
张妈妈说儿子成为“会士”,2011年除夕晚上就知道了。吃完晚饭,儿子打来电话,说专业发展不错,成了会士。过年听见这件喜事,全家都很开心。在北大,儿子拿到学生创新奖,校刊曾做过采访,介绍了他的优点。“这里,我就以这篇文章,仔细说说儿子吧。”
自控能力好。这点,我认可。家里1996年买电脑,7000多块。但电脑游戏,儿子基本不打。高三时候玩过一段时间,很快停手,说没意思。转而背牛津大词典,我们每天回家考他,80%都背得出来。
博览群书。这是因为家里有氛围,三个大书柜,孩子爸爸和他一起看。初中时每周借书回家,都要用蛇皮袋装,自行车推回家,量很大。他看书有自己的见解。
科学家的责任感和情怀。儿子这么走下来,是有信念的。他和我说过,不看重钱,也不看重权,只希望自己学到的、研究的,能为人类服务。
追求兴趣
才是教育本来应有的面目
叶翠微校长说,张维加进校没几天就来找他,要自学课本,希望申请免试,用业余时间做感兴趣的事。问清情况后,学校开了绿灯。这次请张妈妈来分享教育经验,有学校的理由:
一,张同学出身普通家庭,妈妈是中学教师,爸爸是电脑编程工程师。
二,初中不择校,在公立学校三墩中学读书。
三,成长中,家长付出很多也很高明,因为始终围绕孩子兴趣发展。不上辅导班,也不偏科,历史、艺术等人文方面,也有兴趣。
这个孩子具有典型意义,不功利,不为分数专门训练,他追求自己的兴趣,把兴趣当做志向,这才是教育本来应有的面目。
爸爸第一个教育心得是:宽松
昨晚联系上张维加爸爸张云东,让他再聊聊这么优秀的儿子是怎么培养的,看看普通家长能不能从中吸取点“营养”。
张爸爸大学学的是地球物理勘查,现在一家电子公司做电脑编程工程师。张妈妈是中学老师,教语文。
儿子1989年12月,出生在诸暨。从小我常对儿子说,你的脑筋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但这只是鼓励他,我知道,他就是个普通孩子,和别人一样。他有今天这些成绩,我的同事朋友找我“取经”,我都说得很简单:宽松、民主。
最要紧是宽松,松到什么程度?我举几个例子。
儿子5岁时,我单位搬到杭州,家也跟着安过来,在三墩落户。单位的幼儿园就在办公室楼下,儿子说没意思,不想去上。我就在办公室里教他,自己准备教材,出题目。做算术,100以内加减,小学一二年级的题目也做了不少。另外就是看小人书,几天就能看一本。到了小学,一二年级课程他早会了。
儿子“诗兴大发”时,会拿着毛笔蘸墨水在墙上写,从小学到初中都这样。家里没人怪他,让他写好了。儿子读书多,需要表达,生气会写,高兴也写。小学一年级起,他开始写诗,写过这样一首:“站阳台,看月亮,月亮笑,我也笑”,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从小学到大学,写了几百首,妈妈都找他要来,收集,输入电脑,装订成一本诗选,看着很有趣。
儿子5岁时我打过一次
儿子有时内向,有时外向,但一直都还算听话,不过有两件事,算是教育过程中的“节点”。这两件事后,他的脾气好多了,人也自觉很多。
一是儿子5岁多快要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家住在学校里。他妈妈上课时,儿子在外面玩,拿着小树枝,敲教室窗户。学生看见,哄堂大笑,他很兴奋。我知道后打了他,这是我的教育过程中,很少做的事,因为实在太生气。我告诉他,自己玩可以,但不能影响别人,别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他似懂非懂,但之后再也没敲过窗户。
另一个是到了十二三岁,青春期,孩子的必经阶段,情绪起伏。初二的时候,有一天班主任找到家里,说他成绩下降,最近提问少了很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孩子从小成绩都不错,班级一二名,这次下降了几名,老师很敏锐,看出来了。我就和儿子、孩子妈、老师,一起坐下来谈,给他提个醒。
总结原因,恐怕部分是因为作息时间。那时候是冬天,天黑得早,吃完饭写作业,晚上八九点,写着写着睡着了。作业没完成,孩子也慌,大哭,说怎么没及时叫醒他。后来,索性到家吃完饭就睡觉,从晚上六点睡到凌晨一两点,再起来写作业,写完看课外书,到了天亮,起床上学去。也有7个小时睡眠了,够了。这么坚持两三月后,成绩果真上来了,再也没让家长操心过。(快报2004年6月21日报道过这事,张维加说,“这样的习惯并不适合任何人,但我清楚自己的学习规律,一到深夜特别清醒。”)
到了高中住校,他的作息时间正常了。
张爸爸的六条教育经验
应快报要求,张爸爸从儿子幼儿园开始,仔细梳理了他的教育经验。
一,幼儿园时,无论父亲还是母亲,最少有一个人,要成为孩子读书的伙伴。父母可以都参与,但教育观念要一致。陪他,读故事给他听,下班回来到晚上睡觉前,每天有两三个小时的亲子时间。亲子阅读,现在已越来越受重视。
二,初中开始要买电脑了。用文档输入,写东西,上网查资料,电脑能力很重要。而且,电脑背后是个非常广阔的世界,不能因为担心孩子玩游戏,就不让孩子使用电脑。
三,金钱意识要淡化,到高中再教他不迟。我不同意父母从小给孩子灌输金钱观,长大找好工作挣大钱。这样孩子,上学苦了累了,也许就不想学了,想出去打工挣钱。
四,一定要很民主很民主。别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沟通解决问题,不能吵架。教育家叶圣陶,批评人都是用表扬的语气,我们家也是这样。
五,亲情很重要。孩子逆反了,会对父母脾气很差。儿子初中了,我还三天两头抱起他,离开地面一两分钟,这是增加亲情。孩子和父母亲密,就会减少逆反心理。到了高中抱不动了,还时常拥抱。现在,我们的关系还是很亲密的。他和妈妈几乎每天都联系。
六,孩子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重点,其中读书我认为最重要。
有人说儿子脑子聪明
其实他每分每秒都用在学习上
快到中考了,孩子有保送,他不要去,说要参加中考,去杭二中。我们支持他,希望他经过考试历练,尝试去实现目标。后来考上了,也进了实验班。
一次化学考试中有道题目,说某个时代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比现在多很多。那为什么二氧化碳后来减少了,地球发生了什么事?他有了研究兴趣,查阅大量资料,最终写成论文《寒武碰撞性大陆起源与生命进化的研究》。
(快报2006年11月7日,采访了刚得奖的张维加,他说,这篇论文搞了两年了,辛苦说不上,只是一直郁闷没有遇到能读懂自己的老师。直到今年北大地球物理系教授宁杰远在飞机上读到这文章,立刻联系上他,说对这个研究方向非常感兴趣,还说了论文有哪些欠缺。)
搞课题会不会影响学习?只要是父母,都会担心。但儿子很自信,说没问题的,让我放心。孩子自觉性很高,我也就没再说什么。结果这个课题一获奖,北大清华都找过来,最后保送北大。
有人说我儿子本来就是聪明脑子,我不太同意。他大学四年发表27篇论文,另外还有没发表的研究,用的都是课余时间,大学里的每分每秒,他都用上了。
后来跳过研究生,直接申请国外高校读博士,也有插曲。牛津大学先进行了一个视频面试,将近1小时,问了很多专业问题。结束时说,还要找个更牛的教授来,面试第二次。第二次也是1个小时左右。结束后一周,没音讯了,我们心里也慌了。一周后,牛津终于来了信息,说入学手续都办好了,全额奖学金。
现在,他平时做做课题,上个月,跟着导师去德国,参加业内交流会。周末逛逛商场,买买衣服、吃的用的,生活很阳光的。
到英国读书,每年40万人民币的奖学金,28万是学费,住宿费五六万,剩下的用于生活,都花不完,存起来。我们现在基本不需要给他钱了。
据都市快报 记者 张娜 陈中秋
- 六和农贸市场预计8月开业 杭二中附近居民方便了
- 杭二中开办国际课程选修班
- 前八所重高保送生昨考试 杭二中和浙大附中进行面试
- 前八所重高保送生昨天考试,杭二中和浙大附中还进行了面试
- 杭二中召开学雷锋主题班会:用行动温暖他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