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9日讯 5月底6月初,海宁警方在掌握大量证据后,对浙江、嘉兴、海宁三级“中国明明商”传销组织的有关嫌疑人展开抓捕行动。
该组织“领航人”王某随之被抓获。警方当场查获大量传销组织的宣传资料、账簿、银行卡、胸徽。
经初步统计,该传销组织在浙江发展一年,已有会员3000余人,涉案总金额达1200余万元。
王某,1967年出生于淳安。初中毕业后,她就在老家开始打零工,干过3年养殖,可一直没赚到什么钱。1997年,王某和丈夫一起来到杭州,到处找工作,期间,她的儿子出生。
王某交代,她是2010年底接触到“明明商”,当时觉得来钱快。在投入第一笔资金后,她才发现想要维持收入,就得不断拉人入会。
因为平时口才出众,王某的业绩不错,很快得到前任“领航人”的赏识。去年10月开始,王某接替前任开始掌舵。在她的手下,发展了杭州、丽水、嘉兴、衢州、义乌、余杭、海宁等分组织。王某说,从去年10月至今,她总共已拿到13万余元。
但在被抓前,这个传销组织其实已到崩溃边缘,经济已出现严重问题。
“主要是人员没有那么多,我还要给下线发钱,收入直线下降,都是‘拆东墙补西墙’,弄得是焦头烂额。”
截至目前,海宁警方已查明,主犯王某控制20余个网上银行账户专门用于发放月金(即加入明明商后的返利),涉及转账交易竟达7000多笔,涉及银行卡3000张左右,涉案金额超过1200万。
目前,王某等5人已被警方刑拘。
2009年,由王晶导演的香港故事片《金钱帝国》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一个美女躺在钱堆里,周围是一帮男人,拼命往她身上撒钱……
金钱对人们的诱惑不言而喻。
有了这种狂热的追求,自然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畸形手段。比如说,在国内多个省份秘密发展的传销组织“明明商”。
近日,海宁警方在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中,抓获了该传销组织浙江区总负责人王某(女,47岁,浙江淳安人)。昨天,该案详情起底。
□通讯员陈清平陈曦本报记者朱寅/文黄昕/制图
今年4月初,海宁警方接到匿名举报:黄湾镇出了怪事,可能有人向老年人非法集资。
黄湾镇是海宁尖山新区的一个小镇,这两年发展不错,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在镇上,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一家地处闹市区的银行。
4月初,银行突然来开卡的客户特别多,清一色是五六十岁以上的大伯大妈。他们只是简单地办一张普通的借记卡,但并不存钱。最多时,银行工作人员一下子遇上十几个办卡的人。
镇子不大,乡里乡亲大都相识,银行工作人员都知道镇上的老年人喜欢用存折,有些人甚至连ATM机都不会用。
可每当问他们为什么要办卡,老人们讳莫如深。多问几句,有的说:“是某某要我来办的,到时有返利,返利的钱就打在这卡里。”
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有老人无意中提到了“明明商”三字。银行工作人员十分警觉,马上向警方报案。
民警侦查后发现,当地村民在镇上的银行开户以后,马上会把4010元钱交给一个姓王的男子。这名男子随后会给对方一张写着“中国全民借助银行”的银行卡。
事实上,这家“银行”根本不存在,但王某四处对上了年纪的人宣称:“这家银行马上要成立了,到时候可以存钱的。”
镇上老人突然一窝蜂办银行卡
经调查,“中国明明商”全称“中国特色品质营销全民互助明明商”,总部在北京。
在“明明商”内部,每个省份都设有一个“领航人”,也就是组织头目。据警方掌握的情况,目前,这个传销组织已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了33个(处)分支机构(组织内部称“薪地”),负责管理、发展当地的传销组织。
在摸清该组织构架同时,警方“抽丝剥茧”,又摸清了他们忽悠老人的办法。
和其他传销组织一样,“明明商”打着借款高额返利的幌子。
他们宣称,一个“生根发芽”(即发展两个下线,一个叫“根”,一个叫“芽”)的会员在缴纳4010元入会费后,下个月就能拿到钱(打进银行卡内)。
这笔钱每月一次,返利期为两年。第一个月返200元,第二个月500元,第三个月1000元,第四个月5000元、第五个月8000元、第六个月14000元、第七个月28000元、第八个月38000元、第九个月48000元、第十个月68000元、第十一个月96000元、第十二个月128000元。
第二年甚至上升为每月128000元,同时谎称两年累计返利319万,扣除税金实际拿到手有280多万元。
这样诱人的条件,十分迷惑一些中老年人。
“表面上来看,比如张某1月份交钱入会,只要发展两名会员他就能躺着数钱。但他拿到的钱需要他发展的会员继续不断地拉人加入,呈金字塔形发展。按这样算来,当张某拿到38000元的返利时,下线就需要1000多人来支撑。”
在这里,一旦有人无法完成,整个系统就会土崩瓦解。
宣称花4010元入会“返利”280多万
“领航人”被抓:“你们不抓我,我也撑不了多久”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