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浙江省人民医院举行第一届肝胆胰外科和腔镜微创外科学术研讨会,医院请来全国知名专家,一起讨论学科最新发展。
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黄东胜说,现在肝胆胰外科领域运用腔镜做手术,正成为业界趋势,很多消化科方面的手术,以前要打开腹腔来做,比如胰腺脾脏肝脏切除、大肠癌的手术等,现在用腹腔镜在肚子上打几个洞,就可以做。
“用腔镜做手术的好处,主要是降低病人的痛苦,创面小,减少手术并发症。病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更大了。”黄院长说。
本次大会上,有专家提出一个新话题——胆囊癌,许多专家都认为,这个癌症需要病人提高警惕。
根据2003年的数据,中国胆道恶性肿瘤发病率0.45/10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19位,消化道恶性肿瘤第6位。“虽然没有更新的数据,但从门诊情况来看,胆囊癌的病人每年都在增加,”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洪德飞医师说,科室每年能发现四五十个新发的胆囊癌病人,在消化内科属于排名前五位的癌症。
胆囊癌非常凶险
八成病人确诊已是晚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全志伟医师,在本次大会上作了关于胆囊癌的主题发言,他说,胆囊癌是非常凶险的癌症,它和胰腺癌一样,都被叫做“癌中之王”。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刚开始的不舒服,包括右上腹疼痛、右肩部牵扯痛,还有胸部疼痛。这些症状,很容易和心脏联系起来,有些病人以为是心脏的问题,看了心内科做了一系列检查后,没有问题就不在意了。
胆囊癌的恶性程度很高,超过80%的病人确诊为胆囊癌都已是晚期了,做手术切除肿瘤后,5年生存率不到5%,“很多病人都是一年内去世的,令人惋惜。”全志伟副院长说。
胆结石、胆囊息肉病人
是胆囊癌高危人群
据卫生部调查,中国部分城市居民的胆囊结石发病率为4%-7%,上海市、浙江省等经济发达地区,胆囊癌发病率为5%-10%之间,“医学临床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胆囊癌患者合并有胆结石,胆囊结石患者约有1.5%-6.3%发展为胆囊癌。胆结石引起的胆囊炎和胆囊息肉等病症,也会造成胆囊癌高发。”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洪德飞主任说。
中国医学界目前对胆囊癌研究并不多,专家们达成的共识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为——
年龄50岁以上;有胆结石、胆囊息肉病史,最近两年内病情加重,比如疼痛发作次数增多、程度加重;最近两年厌食,身体消瘦。
如果有以上的高危因素,建议长期做胆方面的筛查,洪主任说,“筛查很简单,每年做两次经腹肝胆胰B超,最基本的套餐就含有这个内容。只要做检查的时候多多注意,体检医生说要门诊复查,就尽早来医院看。”
专家建议
有胆囊结石的人切除胆囊
上海新华医院副院长全志伟医师说:“其实,有了胆结石和胆囊息肉等病症,防止得胆囊癌最好的办法,是把胆囊割掉,病灶都没了,就不会得胆囊癌。五六年前,我得了胆囊息肉,就把胆囊割掉了。”大会上好几位消化科专家,也都赞同这个观点。
省人民医院洪德飞主任说,胆囊癌的恶性程度很高,要用各种方法防止它的发生。另外,胆囊的作用是储藏胆汁,分泌胆汁的是肝脏,人体进食,胆囊就把胆汁倒出来,它相当于“水库”。如果把胆囊割掉,胆囊下面的胆管会适度扩张,变成第二个“水库”储藏胆汁。所以,从脏器功能的角度来说,割掉胆囊对人体影响不大。
“还有,以前有胆结石,吃了油腻的东西,胆囊受刺激后,会有疼痛反应,把它割掉,吃油腻反而没有影响,疼痛感也消失了。”洪德飞主任说。
常吃夜宵不吃早餐的人
最容易胆囊出问题
洪德飞主任门诊中曾有一位50多岁的女病人,她说自己有胆结石,想做个小手术把结石取出来,已经痛了3年多。
腹腔镜探查后,发现整个胆囊已经癌变,无法手术。女病人进手术室半个小时就出来了,家人都很奇怪,洪主任郑重地跟他们说明情况,女病人和家属都不相信……
像这位女病人的情况,叫做“意外胆囊癌”,明明是看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手术进去后却意外发现是肿瘤,根据临床统计,2000年之前,临床上2/3的胆囊癌病人都是意外发现的。
洪德飞主任详细问了这位女病人的生活习惯,她是上夜班的,平时不吃早饭,经常吃夜宵,还喜欢吃油腻的东西。“这些生活习惯,很容易诱发胆囊癌。早晨肚子饿了,胆囊倒出胆汁,却没有食物可以消化,晚上肚子要休息了,还要强迫胆囊工作,倒出胆汁。胆囊工作压力太大,就容易出问题。”
门诊中,还有好几位胆囊癌病人也是这个生活作息。洪德飞主任说,晚上实在饿了,夜宵可以吃,但不要吃得太油腻,不要给肝脏和胆囊增加太大的负担;早餐的话,如果起床比较晚,也不用起来吃一点再睡,可以在起床后一个小时之内吃早餐,不要让肚子空太久。
至于怎样防止得胆囊癌,洪德飞主任说,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在胆囊异常的情况下切除胆囊,浙江省好多消化科方面的专家,也因为饮食不规律得了胆囊结石或息肉,几乎都把胆囊切掉了。
如果B超检查发现胆囊已经充满结石,失去功能,或胆囊壁局部增厚有钙化或萎缩的情况,胆囊结石在2.5厘米以上病史较长,又有癌肿的家族史,建议尽早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预防胆囊癌变。
据都市快报 记者 王真 通讯员 宋黎胜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