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瑞安一对夫妻田间割菜 老婆手持铁铲遭雷击身亡
2012年06月21日 14:25:04

   浙江在线06月21日讯 温州瑞安市飞云街道南港村一名50岁的农妇,近日在田间割菜时遭雷击身亡,而与她同在田间劳作的丈夫却逃过一劫。事后经分析,是农妇手中所持铁铲引来闪电,最终导致了这一悲剧。

  6月20日,记者从温州市气象局防雷中心了解到,每年5月到8月,是雷暴的活跃期,下午1时到5时,是“雷公”活动最频繁的时段。出门在外的市民一定要做好防雷准备。

  铁铲变身“引雷针”

  南港村党支部书记金黎国介绍,村民老温夫妇以种菜为生,菜地位于飞云江边。6月18日下午,夫妻两人像往常一样,拿着铁铲到自家的菜地割菜。下午3时许,老温正在离老伴不远的地方空手拔菜。突然间打雷了,老温听到老伴啊的大叫一声,还没明白怎么回事时,只见她已倒在菜地,不省人事。老温赶紧拨打120,将老伴送往瑞安市人民医院急救,可惜经抢救无效身亡。据接诊医生介绍,该患者被送到时,全身呈黑紫色,没有生命体征。烧伤的部位集中在左臂及上半身,而非头部。

  瑞安市气象局防雷办防雷科科长曾清江分析,死者劳作的菜地位于飞云江边,水分充足导电性强的土壤、空旷的田野等,都是导致农妇遭雷击的重要因素。事发当天下午,瑞安出现强对流雷暴天气,这对夫妻劳作的时间,刚好是雷电流强度最大的时候。此时,人便成了事发空旷农田中的最高点,农妇手中割菜的铲子成为放电对象,就像引雷针一样引来雷电,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割菜的铲子转流到该农妇身上,农妇随即遭到电击。农妇的老公虽然离她不远,但手中无金属器具,也没有佩戴其他金属制品,所以幸运地逃过一劫。

  曾清江介绍,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达到每秒100毫安时,一般会致人死亡。事发当天下午监测到最大的一次雷电流量强度高达168千安。

  “雷公”放电有“偏爱”

  老婆遭雷击身亡,一旁丈夫幸存的情况在我市并非第一次发生。洞头县气象局防雷所负责人介绍,此前,当地一对夫妻出海打鱼时遭到雷击,妻子身亡,而同船的丈夫却只受了点伤。事后,防雷专家发现,是妻子戴的金耳环和金项链“引祸上身”。

  2006年8月17日,在洞头县仙叠岩景区,三名游客游玩时,一名戴着金项链、举着雨伞的女游客遭雷击身亡,而与她一起游玩的两名同伴安然无恙。

  温州市气象局防雷中心高级工程师钟万强分析,铁铲、金项链和金耳环、雨伞都成了雷电率先放电的“先导通道”。如果处于同一个雷电区域,雷电更喜欢找寻带有导体的人或物进行放电。此外,雷电还“偏爱”找寻空旷的地方放电、找寻高处的人或物放电,站着的人比蹲着的人遭受雷击的几率大得多。

  如何防雷?专家建议,如在空旷场地,不要使用带金属尖端的雨伞,切勿使用手机;摘掉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手表及金属框眼镜等。在空旷野外应远离大树、电线杆等物体,不要进入无防雷装置的野外孤立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尽量避开一些特别容易受到雷击的小块区域,如河边、山地、山坡、山顶和田地。如遇到头顶电闪雷鸣,应找一块地势低洼处,双脚并拢蹲下,手放在膝盖上,身体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披雨衣可以增强防雷效果。

  据悉,去年“雷公”造成我市3死4伤。今年截至目前“雷公”造成1死1伤。

  链接:温州市近年典型雷灾

  今年6月8日,瓯海娄桥一男子遭雷击后当场昏厥,苏醒后发现门牙掉了一颗。

  2007年6月25日,乐清磐石一亭子遭受雷击,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现场遗留的一手机芯片被烧焦。这是我市近年来最大的一起雷电灾害。

  2006年8月17日,平阳钱仓山垟村一亭子遭受雷击,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来源: 温州网–温州都市报 作者: 记者 刘彩玲 见习记者 王雄涛 编辑: 陈丽丹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婺城一家宾馆发生命案 江西妙龄女孩被害身亡
  • 【新闻鲜晨多】6月21日:福建霞浦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温州一母亲身亡女儿生还
  • 福建霞浦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温州一母亲身亡女儿生还
  • 婺城一家宾馆发生命案 江西妙龄女孩被害身亡
  • 员工下班后被打身亡 法院判用人单位不担责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