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1日讯 连日来,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潘宅村的林道路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再过一个月,这条7公里长、4.5米宽的林道路就要竣工了,村民将告别肩挑背扛的历史。
随着工程的推进,潘宅村两委干部自掏腰包垫付15万元工程款,投工投劳为村里修路的事也在大漈乡传开了。“我们先垫付点钱没什么,只要把这条路修好,了却村民的心愿,累点也值得。”面对赞誉,潘宅村党支部书记梅振平说。
潘宅村共有耕地面积619亩,森林覆盖率90%以上。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笋竹和茭白产业,但通往林区只有一条400米长,半米左右宽的田间土路。农户平时在生产过程中搬运肥料、农具等主要靠肩挑背扛,体力支出大,劳动条件差。下雨天,更是泥泞湿滑,根本无法行进。
要想富,先修路。村两委干部商议决定,修建林道路,方便农用车进出,节省人力成本。道路修建要征用村里60多亩农田,涉及农户60余户。为把实事办好,村两委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广纳意见,并发挥干部和党员的带头作用,发动老党员、老干部做村民思想工作。其中有一个老农户,由于被占用的田地面积比较大,不太愿意配合。村支部委员潘小海拿出自家位置最好的田与他做交换,最终取得了所有涉及农户的支持。
完成了政策处理工作,资金问题接踵而至。县里的奖补资金要等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拨付。村党支部书记提议由每位村干部垫付1.5万元,筹集15万元作为修路的启动资金,10位村干部对此二话没说。在修路过程中,面对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村干部们放下自己的农活,专心干起修路的活儿,平整碎石料、修理排水渠……谁也没有一句怨言。
- 配强农村干部梯队 镇海骆驼街道4年培养后备干部82名
- 杭州北山街道社区爱心基金会帮忙垫付住院押金
- 常山两村干部因挪用村集体资金被依法移送起诉
- 江山市委组织部实行问责办法 整治村干部"庸懒散"
- 山顶修路致饮用水变黄泥水 鹿城上千村民冒雨借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