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之江先锋 > 群英榜 正文

勤奋执著 坚守在林业建设第一线

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市优良乡土树种繁育基地负责人张晓华
www.zjol.com.cn  2012年06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张晓华,男,1952年9月出生,1975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曾任市林业站站长,现任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市优良乡土树种繁育基地负责人、市绿色生态舟山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专家组组长。参加工作至今,他三十几年如一日,勤奋执著,兢兢业业,始终坚守在林业建设第一线,把一生精力全部献给了海岛林业事业,为舟山市林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奖章”。2007年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2005-2006年优秀党员。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劳动模范。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劳动模范。

  打造基地 夯实海岛林业基础 从林业站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的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朱家尖苗圃基地建设当中。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目前,该基地已成为全市最大,集科研、生产、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育苗基地,累计培育优良苗木200余万株,年产值达100万元,为我市林业现代化建设和园林绿化工程提供了大批优良苗木,也促进了全市各地林业基地建设的蓬勃开展。

  严谨求实 科技兴林成果丰硕 作为一名林业科技工作者,他亲自上高山、下海岛,深入海岛林区实地调查达200余次,为舟山林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翔实的基础数据。我市发生松材线虫病后,张晓华同志又积极组织全市森防干部开展综合治理,并制定了《舟山市松材线虫病迹地更新五年规划》。经过多年的治理,如今,全市60万亩受松材线虫病危害的迹地得到有效控制,昔日遭饱受摧残的山林重新焕发了生机。面对困难和挑战,他没有消极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使海岛困难地造林获得了重大突破。近五年来,全市累计应用困难地综合配套造林技术2.2万亩,造林成活率比常规造林提高了18%,累计节约造林成本达860万元。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成果,他主持的《攀援植物开发利用》获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海岛林业植被资源调查》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舟山森林病虫害普查》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著有《提高松材线虫监测采样技术》等书,撰写学术论文12篇。

  面向群众 帮农致富不遗余力 张晓华不仅是一名林业干部,更是一位群众致富的好帮手、带头人。为了把先进实用的林业新技术、新品种送到农民手中,他下过几次村、上过几堂课、接待过多少次咨询,已经数也数不清了。据了解,与他结对的8户专业户在原来的基础上,平均每年增收30%以上,六横双塘茶叶、苗木专业户俞成祖在他的指导下,连续两年收入翻番。特别是在朱家尖庙根村建立苗圃基地后,他长期吃在基地、住在基地,主动为基地30余户当起了“技术辅导员”。为使基地专业户尽快掌握并提高育苗技术水平,他把红叶石楠、中山杉等新品种的快速繁殖和红楠、普陀樟等优良乡土树种分段快速培育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为帮助殷定富老人增加收入,他更是不遗余力地搞好服务,特别是在采种、育苗等关键环节的处理上,他更是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在他的帮助下,殷定富老人的年收入达到了近3万元。他这种深入基层,无私为农民群众送服务,热心为农民群众解难题的作风深深感动了每一位农民兄弟,他也因此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市级机关优秀党员。

来源:  作者:  编辑: 麻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