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黑车”治标更要治本
2012年07月02日 07:35:30
据《天天商报》6月12日报道:日前,在绍兴县发生了一起事故,一名才一岁半的女孩琳琳(化名)从行驶中的车上被甩出车外,身上多处软组织挫伤,所幸没有生命危险。当时,孩子一家人坐的是一辆“黑出租”。
车辆要上路营运,就必须办理证照,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可在不少地方却活跃着形形色色的非法营运车辆,这些“黑车”一般没有办理正规手续,就堂而皇之地上路拉客,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见缝插针,无疑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不胜枚举,乘客一旦遭遇意外,恐怕连医药费都没人出。坐“黑车”可谓危害多多,可生意却往往很火暴,不少乘客选择坐“黑车”出行。乍一看,是乘客“黑白不分”,但细细想来,并不完全是这么回事。
很多乘客不是不知道坐“黑车”既不省钱又有很大的危险,可为何“照坐不误”?恐怕也说明一些地方公共交通存在问题,如公交线路少,分布不合理,收班时间早,正规出租车也少,还拒载等等。如此一来,“黑车”就有了可乘之机,一些市民乘坐“黑车”也成了无奈之举。
因此对于“黑车”,职能部门治标更要治本。一方面要重拳出击,严惩不贷,另一方面更要从源头抓起,想方设法缓解群众出行难的矛盾。如大力改善当地公共交通状况,让公交车线路更合理,条件更好,正规出租车跑得更欢,消除拒载现象等。群众走得了、走得好,还会再坐“黑车”吗?“黑车”的生意会变得冷冷清清,经营者早晚要“金盆洗手”,这样无疑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每日关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浙江即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