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3日讯 “最近身体好点了吗?”“别想得太多,乐观一些。”这段时间,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学生朱某几乎每天都收到老师和同学的问候和鼓励。一直在与病魔斗争的他,每每想到学校对他的关心和温暖,即便身体难受,也依然显得很乐观。
朱某出生于海宁农村,2008年被查出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几年下来,医药费花去数十万元。面对不断增加的昂贵费用,朱某的家人几乎陷入绝望。他的病情,牵动了每个海职高人的心。6月中旬,学校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师生为他捐款。
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捐款的场面,我们都很感动。”近日,朱某的班主任郭莉告诉记者,全校2000多名师生慷慨解囊,部分退休教师得知后,也主动捐款,共筹得善款5万多元。学校负责人说:“让我们用真诚的爱,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爱为名,彰显我们的态度。”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前行;总有一种责任,让我们承担;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释怀。在风景如画的国家重点职业学校,海职高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荡漾着爱的力量,令人动容。
去年下半年,全校师生为另一名学生邬某捐款7万多元。半年多过去了,学校师生轮流去看望她,不断给她勇气和信心。老师平益非说:“要让她感受到海职高的温暖。”
动人事迹一桩接一桩
在海职高,让人感动的事情可谓是接连不断。
今年5月底,海职高的徐银祥等五位老师奋不顾身抢救贵州籍一个3岁落水小孩。当天11时许,五位老师在海州东路胡家桥头看到一小男孩溺水,便赶紧跳入水中将其救起,实施人工呼吸,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他们合力救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省、市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海宁市多位领导先后前往海职高慰问,对学校给予了高度评价。五位老师还将因勇救落水儿童而得到的奖金全部捐给学校贫困生基金,用于救助学校贫困学生。
面对记者的追问,他们都显得很淡定。徐银祥老师说:“其实救人只是举手之劳,碰上了,就会义无反顾去做。”
掀起学善、向善、从善的道德新风
一幕幕,一件件,一桩桩,类似的感动在海职高不断上演。看似偶然,其实不然。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动人故事?为什么又是海职高?海职高有着怎样的教学理念?
“作为职业学校,我们希望除了培养学生的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做人,懂得感恩,懂得去关心、关爱别人,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的人。”在海职高校长李建军看来,职业学校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他们在思想上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海职高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高尚情操。开设道德课堂、举办演讲比赛、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主题核心词征集、进行文明守则和志愿关爱等道德实践活动……海职高通过多种方式,多管齐下,在全校师生中掀起学善、向善、从善的道德新风,提升他们对真、善、美的价值认同,形成善待他人、善待自然、善待社会的良好道德情操。
海职高学校负责人说,如今的海职高,通过大力倡导善心、平等、关爱、奉献的道德新风,营造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志愿奉献等校园新风尚,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折射价值观。在浓郁氛围的熏陶下,海职高成为师生们向往和追求的学习宝地和精神乐园,已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和工作热情。近段时间,海职高喜讯不断:副校长王小林获评嘉兴市教育系统“十大育人先锋”;2012年高职考试全校上线200余人,上线率达95.4%,超过全省平均26.9个百分点,各科类进入全省前100名有26人……
“海职高,已经成为许多家长、学生梦寐以求的学校。”学校负责人欣喜地告诉记者,该校今年计划招生1500人,结果仅招了一天,报名人数就突破1700人,其中分数超过普高线的有10%左右。一位家长说:“我希望孩子在这里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海职高,我们信赖!”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