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近江水产品市场内,制冰工人们正在汗流浃背地工作。
浙江在线07月04日讯 这两天,杭城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杭州近江水产农副产品综合市场里,一派热闹的生意景象。不过,这里生意最红火的,不是拥有最新鲜龙虾的海鲜摊主,也不是打了低价促销的扇贝老板,而是市场边上一家出售冰块的小店铺。
昨天正午,记者来到这家冰块店,遇到了冰块搬运工小马和老马。从父子俩这里,记者看到冰块搬运工的冰火两重天。
每天搬运上千块冰
下午1点,是一天中太阳最毒辣的时段。几个赤膊男子,正在近江水产市场里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地上,“玩”着砌冰块的“游戏”。
只见一位身材较小的“短裤男”站在货车货厢里,手里拿着一把钳子,弯腰夹住一块冰,使命往外一拖,送到了一条简易的铁轨口。再稍用力一推,冰块顺着铁架轨道,咻一下,迅速滑落到地面。
站在地面接应的“长裤兄”已经等候多时,用冰钳钩出冰块的一角,用力一抡,冰块就顺着方向,乖乖地靠在了另一块冰块边上。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卸货流程,“短裤男”和他的搭档一天至少要来回上千次。
虽然有冰块在四周降温,但敞开的卸冰场地,仍旧被30多摄氏度的热浪包裹得严严实实。不一会儿,“短裤男”茂盛的头发下,冒出颗颗豆粒大小的汗珠,顺着额头,滑落在脖子上。
“短裤男”来自贵州,姓马,今年20岁,是下沙一家制冰厂的搬运工。今年已经是他第二年干冰块搬运工作了。
小马告诉记者,一车能装150块冰,平常一天送到近江市场大概5车冰,现在每天送7车,最多的时候要十来车。算下来,一天经过他手装卸的冰块至少也有1000块。“一块冰大约有七八十斤重,如果不会利用冰块滑动的惯性,搬起来还是很吃力的。”
父子俩的冰火两重天
和小马一起卸货的搬运工中,有一位正是他的父亲。去年冬天,小马把父亲接到杭州,跟他一起在外面赚钱打工。
“我是第一次到杭州来,没想到这里会这么热,比老家热多了。”已经进入奔五的年纪,老马似乎不太适应儿子给他找的这份活。趁着换第二辆车卸货的空当,老马找了个凳子,坐下了歇口气。“早上五点半起来就开始干,一直到下午四五点才下班。”
老马的脸热得通红,脖子前也晒出了红色的印记。为了解热,他起身找到市场边上一个水龙头,拧开后双手接住一捧水,往脸上和身上洒,脸上这才溢出了一种满足感。“儿子年轻,觉得这活还行。我做一天下来,两只肩膀酸痛,腰也受不了。”老马说,他们这样的搬运工,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就是七八九这三个月。生意好的话,老板会加一点工资。
小马说,做搬运工没多大技术含量,纯粹是靠体力吃饭。他想等过两年,年纪再长个几岁,赚点钱,回老家学开货车。
送完了一天的货,小马和老马累得筋疲力尽。回到下沙,他们还要自己做饭吃。晚上睡觉只有电扇没有空调。有时候,小马会去厂里搬一块冰放在房间里降温。但是冰块很大,还会化成一大摊水,不方便。父子俩大多时候,就着电扇下的热风入眠。第二天,又继续重复冰火两重天的日子。
冰块需求增大,生意走俏
小马父子俩热火朝天地搬运冰块,正是杭城用冰高峰期的一个缩影。
就在小马负责的冰店,记者打听到,这个店目前已经调整到24小时营业。至于一天能卖出多少块冰,多到老板娘都记不清。
“老板娘,来半块冰,打碎的!”就在记者采访的间隙,不少市场里的经营户前来买冰。冰块生意俏,价格也是杠杠的。12元一块,半块要8元,老板娘的价格是雷打不动。
杭州近江水产农副产品综合市场综合管理处处长魏家才告诉记者,市场里的海鲜摊位基本上都要用到冰,主要是为了让海鲜产品保鲜。一些少见的高档海鱼,更需要冰块降温至深海水的温度。
“像市场里的苏眉鱼,700多元一斤,这类似的深海鱼,在养的时候,对水的要求特别高,讲究含盐量、水温、含氧量等等,这么热的天,降温需要的冰块要比平时多很多。”魏家才称,近江市场旁边开有海鲜大排档、美食城,这里商户的用冰量也不小。
据了解,杭州市场上主要有两类用冰大户:一是农贸市场、水产市场、各大酒店,买冰主要是为了保证各类海淡水产的新鲜。第二类是有的企业厂房面积比较大,无法安装空调,买些冰块给工人降温。
记者好不容易打通萧山一家制冰厂的订货热线,接线员告诉记者,接下来的两三个月是冰块的黄金销售期,这两天,她不停地接到订货电话,而厂里的搬运工却只有10来人,送货开始吃力起来。
- 杭州今夏最高气温首次突破37℃ 火炉第二权当娱乐吧
- 浙江多地启动高温预警 丽水文成等地气温爬上39.4℃
- 高温炙烤下,记者跟随山乡邮递员:翻山越岭送信报
- 高铁余慈站已完成主体施工:巧避高温 不误进度
- 高温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