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4日讯 昨天,由海盐县博物馆主编的《盐邑瑰宝——海盐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精选》一书问世,222件(组)精选的馆藏文物将在这个“新家”里迎接知音。作为新海盐县博物馆开馆前的“重头戏”,该书收录的每一件(组)文物都经过精挑细选,其中不少文物为首次亮相,彰显了海盐县博物馆馆藏特色和在文博界的重要地位。
从1957年11月成立县文物管理组至1985年9月海盐县博物馆单独建制,从简单的几间仓库到现代化新馆落成,海盐几代文博人勤奋耕耘艰苦努力,从文物调查、征集、鉴定、修复、建档到藏品保管,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特别是近20年来,配合基本建设进行的大量抢救性考古发掘,使海盐县的文物藏品在数量和种类上不断增加、日趋丰富。
取馆藏文物之精华汇集成册出版,是海盐文博战线几代人的梦想,经过多方努力,《盐邑瑰宝——海盐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精选》于2011年4月列入出版计划,9月开始准备,经过录入筛选、器物拍摄、照片整理、文字编辑等阶段,于今年正式出版面世。
据海盐县博物馆馆长李林介绍,县博物馆现有藏品4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26件,三级文物800多件。书中收录的222件(组)文物,均是精心梳理具有代表性的馆藏精品。
该书在内容组织上,按时间顺序编为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汉六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5个章节,每个章节再按牙骨器、石器、陶瓷器、玉器、铜器等器物类别进行分编,利用实物照片和文字说明,推出了一批从未亮相过的珍贵文物,彰显了海盐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记者翻开《盐邑瑰宝——海盐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精选》看到,每一件(组)藏品都美轮美奂,一组明代墓葬出土的双层透雕龙纹玉带板,共12件,大小不一,琢工精致,打磨光润,是明代工艺制作水平的代表之作。镇海塔天宫出土的青铜狮形香炉、水晶洗、镇纸、鼻烟壶、瓷质暗八仙鼻烟壶、铜象尊和各类玉质、木质、铜质、鎏金菩萨造像等,质地各异、造型生动,是馆藏明清文物中的精品。还有西塘桥出土的两件宋代仿青铜泥质红陶兽足炉,天宁寺镇海塔地宫出土的元代佛教文物……
李林说,《盐邑瑰宝——海盐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精选》是海盐县50年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结晶,读者阅读后将对海盐的文物藏品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海盐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兴趣,增强大家的文物保护意识。书中收录大部分藏品将在新海盐县博物馆进行展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