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9日讯 “现在好了,有了这些专业化的技能培训项目,就算打工也有了更多的本钱。”这是来自平湖市13000多名普通工人共同的心声。开设“流动课堂”、组织“分级赛场”、设立“创新工作室”,今年初以来,平湖市以“三单式”培训新模式铺就工人成长路。
近日,平湖市供电局400多名员工陆续走进徐福生工作室参加安全素质“人人过关”短期培训。21项理论培训项目、32项实战培训项目,给这些初出茅庐的新员工带来一次全新的“头脑风暴”。“在工作室所接受的培训将成为我人生经历中非常珍贵的第一课。”新员工李子涵感慨地说。快速掌握施工技巧,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从意识、态度到能力、素质,在平湖市,各类创新工作室为基层老员工与新员工量身定做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培训方案。“首席技师讲授法”、“典型案例”、“模拟仿真训练法”、“岗位实地培训法”等快速提高着员工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
与此同时,独具一格的“流动课堂”成为平湖市技能培训的“摇篮”。由平湖市总工会职工学校、平湖市人力社保局、平湖市司法局相关教师和专业人士组成的讲师团,主动走进企业为广大一线职工带去《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和服装箱包专业技术、计算机操作、机床模具业等专业技术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镇(街道)、村(社区)及企业组织专业知识培训工作的压力和困难,化解了企业职工从事生产与参加培训的矛盾。”平湖市总工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在注重短期培训、课堂培养的同时,贯穿于全年的技能比赛成为平湖市20多万名职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的“炼金场”。“通过比赛,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和经验,接触到同行的先进技术,对我以后工作有很大帮助。”在不久前举行的平湖市第八届职工职业技能比赛中,来自嘉兴港区乍浦实业有限公司的已有5年数控机床工作经验的李彩霞开心地说。服装、箱包、五金、机床、车工……在平湖,常态化的职业技能比赛以分赛场比试的方式全面深入到各镇(街道)、企业里。
“这些技能培训既解决了企业的工学矛盾,又满足了职工的求知欲望,是一项企业、员工双得利的举措,很有价值和意义。”平湖市政协副主席、平湖市总工会主席许静表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