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2012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在宁波北仑落幕,中国女排以1胜4负的战绩名列第五。主教练俞觉敏坦言,中国女排发挥欠佳与三周没有吃肉有着密切关系。
女排输了球,只因未吃肉?看上去这个理由颇有点搞笑,但仔细想来却令人沉痛,连为国争光的运动员都生怕一不小心吃了含有瘦肉精的肉,我等百姓也只能徒叹奈何了。
吃肉与赢球究竟有多少关系,我们不是专家不作妄论。但可以想见的是,营养补充对于人的运动水平发挥是有着必然联系的,不吃肉会不会导致输球固然难说,但三周不吃肉对于女排队员的体能影响那是肯定存在的。主教俞觉敏没有说大话推太极从什么环境因素、心理影响、对手强大等方面来搪塞责任,而是用近乎冷幽默的方式说了一句大实话,我觉得这是很实诚很厚道的,也表露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谴责与不满。
球可以输,但肉不能不吃,不管女排是输是赢,三周没吃肉总归是事实。此时此刻,我们不应再把注意力集中在女排输球是否因为吃不到肉,而应深刻地关注一下这肉什么时候才能令人放心地吃,我们不应把“女排输球只因没吃肉”当成笑话听,而应认真反思这肉为何就改不了“兴奋剂”的特色?我觉得,女排三周未吃肉,完全是食品监管部门严重失职的结果。
究竟还有多少食品可以放心地吃?我们不得不而知,就像前些天我去市场买速冻鸡翅,摊主特意拿出包装袋来佐证其鸡翅是不打胶不注水的,这才明白缘何以往在某超市买来的鸡翅味同嚼蜡无法下咽,原来鸡翅也“隆胸”打胶了。一般的消费者自然不及专家那么内行,也不会像女排那样较真于猪肉是否含有瘦肉精,如果没有媒体曝光揭露,如果没有监部管部通报质监结果,消费者也就只能稀里糊涂无知者无畏了,逮什么吃什么。不然,我等草民百姓,又吃不到特供产品,若是像女排那样忌口,不仅仅是三周吃不到肉的问题,而是米油酱醋肉蛋菜蔬牛奶果冻都不敢入口了,饿死不如毒死,拼死吃河豚也罢。
女排不敢吃肉,不仅仅是输不输球的问题,而是女排背后整个社会的民生问题。与女排不敢吃肉相对应的是,普通百姓只能无奈吃肉和冒险吃肉;与女排不吃肉输球相比,百姓冒险吃肉的后果是输命输健康。
食品安全问题真的伤不起啊!我们得感谢俞觉敏用冷幽默式的反省说了一句大实话,这句话不是为了女排输球开脱,而是剑指瘦肉精背后食品安全监管的缺失,却不知有关部门有没有把“女排输球只因没吃肉”当作笑话听。如果他们也当成笑话一笑而过了,那女排的球就输得没有意义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