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天商报》7月4日报道:“玩电器,很危险,小朋友,记心间。电杆塔,莫攀爬,放风筝,远离线”。6月27日,上虞市鹤琴小学的孩子们围在校园宣传窗前,一边打着节拍一边高声诵读刚刚展出的《小学生安全用电“三字经”》。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上虞市供电局开展安全用电校园行活动,向小学生们赠送《安全用电“三字经”》,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增强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毋庸置疑,暑假是孩子们最为开心的日子,能够暂时告别沉重的书包,有了更多放松、玩耍的机会。但暑假对孩子而言也是“危险时期”,这绝非危言耸听,一起起未成年人意外伤害事故让孩子伤痕累累,甚至永远失去了绽放的机会,也重创了一个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而很多事故都发生在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里。这是因为寒暑假里,孩子休息,家长却没有放假,孩子缺乏有效看管,经常“自由活动”。淘气、贪玩又是孩子的天性,若是身边存在安全隐患,而一旦发生意外,孩子如果缺乏必要的应急知识,很可能就会因措手不及而受到伤害。
就拿安全用电来说,孩子使用电器不当等原因引发的触电、火灾事故并不少见,有关方面防患未然,在放假前把安全教育送到校园,孩子们能掌握相关的安全常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这样能有效避免意外发生。
展开来讲,孩子在暑假里还可能遭遇种种意外伤害,如溺水、坠楼、交通事故……让孩子安全过暑假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家长要从细节做起,及早消除家中安全隐患,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而社会各界也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如各个社区都应为那些家长无暇照料的孩子提供场地,安排专人组织他们开展活动等,从源头避免暑假悲剧的发生,让孩子更加幸福快乐地成长。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