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0日讯 近年来,海盐县以创建省级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为载体,以“一案三制”建设为重点,以核心能力建设为抓手,以部门协调联动为机制,完善卫生应急组织网络,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卫生应急保障水平,各项卫生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健全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置。
2009年,海盐县荣获“浙江省卫生应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11月,海盐县被确定为“省级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创建试点县”;2012年5月,海盐县隆重举行核事故紧急医疗后援中心项目建设管理合作签约仪式,此举标志着海盐县核事故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正式启动,填补了浙江省核电站所在地没有核事故医学救援机构的空白,为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示范。
以“一案三制”建设为重点
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成效初显
海盐县加强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海盐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海盐县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应急预案》、《海盐县霍乱防治应急预案》、《海盐县甲型H1N1流感防治应急预案》、《海盐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9个应急预案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职业中毒、核事故与放射性事故等54个专门的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体系。
海盐县强化卫生应急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始终坚持依法科学防控,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各项卫生应急管理制度。县政府成立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建立了县、镇二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领导小组,设立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小组。2009年,县卫生局成立卫生应急办公室,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体制和应对机制,完善卫生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和信息报告制度,构建起县、镇(街道)两级公共卫生信息报告网络,网络直报覆盖率100%。
以核心能力建设为抓手
卫生应急处置水平不断提高
海盐县不断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小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专家组、核事故应急医疗专家组、心理干预专家组,建立了食物中毒、职业中毒、重大传染病等应急处理工作组,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卫生应急队伍。
海盐县将卫生应急培训与演练纳入常态化管理。定期举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重大食物中毒处置、职业中毒应急处置、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重点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等卫生应急培训班。每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参与浙江省秦山核电基地场外核事故应急救援、省、市组织的世博安保、重大传染病防控、重大医疗救援等应急演练。
海盐县不断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设立应急物资仓库,根据“满足需求、平战结合”的原则,做到专人负责,严格管理,调用有序,调配得当。建立卫生应急经费保障机制,县财政设立县级应急救援基金,不断提高全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以部门协调联动为机制
群防群控工作合力全面形成
海盐县建立起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卫生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强化部门合作,形成群防群控工作合力。县卫生局与县新闻中心建立舆情监测信息互通工作机制;与县教育局建立学校传染病防控长效工作机制;与广电部门建立卫生应急知识与疫情预警信息免费发布机制等。
海盐县以“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整合资源、协调联动”为原则,上下联动,建立健全卫生应急联络网。充分整合监督、疾控和医疗救援资源,实行各医疗卫生单位领导负责制,充分发挥各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形成统一指挥、责任明确、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保障机制,圆满完成了“两会”、南北湖旅游节、世博安保等重大活动的卫生应急保障工作。
通过几年的努力,海盐县整体卫生应急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显著提高,有力保障了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