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1日讯 “开展了这项工作后,社会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末端,我们能及时了解到居民的需要,有效地协助社区化解各类大小矛盾纠纷,成为社区工作有力的支撑。”昨天,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塘汇街道新禾家苑社区工作人员陆蔚向记者介绍了社区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具体情况。
今年初以来,开发区在全区范围内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社会管理模式,破解社区管理难题,在基层逐步构建起了民情信息的“沟通网”和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暖心服务。
整合基层资源
将精细化服务向末端延伸
“说是不能进啊,他们不同意,一定要房产证明。”家住新禾家苑社区的陆师傅向社区网格管理员沈忠贤述说着自家的烦心事。他家的小儿子已经8岁了,现在上学还没有着落。老沈说,他也把陆师傅家的实际困难向社区反映了,希望通过社区协调让孩子能有学上。
记者了解到,老沈原来是个村干部,自从担任社区网格管理员,他的“责任田”是社区的30户住户,他每天都至少在自己负责的网格内巡查一次。“进行网格化管理后,我负责21幢到25幢,每家人家就是网格里的一小格。”老沈告诉记者。社区有什么事情需要通知,或者居民有了什么困难,他都会挨家挨户上门去沟通。
从陆师傅家里出来,老沈又来到了居民唐阿姨家。上个星期老沈听说唐阿姨家有个卧室和卫生间漏水,他记挂着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修好。“修好了,你帮忙反映的第二天就来修了。”唐阿姨一脸的满意。看到唐阿姨家漏水的墙面修好了,老沈也放心了。
在采访的半天时间里记者看到,社区网格管理员穿梭于社区各楼栋间,时而入户采集信息、检查电梯安全,时而巡查公共设施、征集社情民意,这些工作都是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
陆蔚表示,在网格管理员的服务下,社区能够在第一时间倾听百姓心声,为百姓排忧解难,同时也拉近了社区和居民的关系。不少居民说,家里发生了事情,会赶快找网格管理员,他们可是群众的贴心人。
发挥平台作用
强化综治工作主阵地
新禾家苑社区有居民6000多人,其中一半是新居民。社区划分为40格,每个网格设一名像老沈这样的网格管理员,他们下沉到各自负责的单元网格中,了解网格中居民信息和社情民意,形成“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的工作机制。
比如,一般性的工作,社区网格管理员就现场处理、登记备案;协调性的工作,网格管理员现场受理后,带回社区交相关业务部门处理;突发性的工作,网格管理员就第一时间到现场,第一时间上报社区、街道。
据悉,如今开发区不仅仅是社区,街道层面也将社区、企事业单位统一划分为网格,并推开了这项管理制度。比如城南街道就依托现有的行政管理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以街道、社区、居民小组为脉络,以辖区内群众和企事业单位为对象,以街道为网格区,划分成8个网格片区(5个社区网格片、产业园网格片、文教卫生网格片、物流园网格片),每个网格片区根据区域规划,共划分成51个网格,276个网格点。
在网格化管理中,社区干部、党员、新居民管理员、警员、法制宣传员、基层调解员、消防员、安全生产协管员、信息员等资源力量得到了整合,街道党群、社保、计生、工会、妇联、残联等工作也充实到了网格中。在管理服务便民化的基础上,网格化形成的基础平台也成为综治工作的主阵地,构建覆盖全区的信息传递和民情反馈制度,推动形成了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管理联抓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