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2日讯 昨天,记者从南湖区教文体局教育科获悉,今年中考,南湖区17所初中学校的嘉兴一中上线率、重点高中上线率、普通高中上线率均处市本级领先水平,5745名考生中共有374名学生进入嘉兴一中,占6.5%,其中有199名学生进入一中公费线,保送生175名;有984人上省一级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重高上线率17%以上;全区有64.8%的学生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
“领头羊”学校发挥出色
随着市本级城市发展的变化,原有的教育布局也发生了改变,南湖区多个学校实行了集团化办学,并引入北师大南湖附属学校等多所名校,进一步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了办学品质。
在今年中考中,南湖区中学的各教育共同体群策群力、互相协助,均有出色发挥,其中两所公办初中学校嘉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和北师大南湖附属学校除了保送生外,分别有25名和23名学生上一中公费线,教学质量提升势头强劲。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实施小班化教学。值得关注的是,南湖区小班化试点同样成效显著。三水湾中学以小班化教学试点为契机,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在“聚焦个体、关注学法”的理念指导下,实现了一所普通初中的华丽转身,2012年是三水湾中学实行小班化教学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在本次中考中成绩令人满意,保送生实现零退档,普高上线率达到60%。
农村学子同样很“给力”
在今年的中考中,南湖区农村城镇中学的省一级高中保送生退档率显著减小,只有7.6%,远低于市本级15%的平均退档率。同时,普通高中的上线率也超过了50%。如余新镇中学,作为一所乡镇初中,在嘉兴一中保送生18个全部不退档基础上,又有4个学生上了一中公费,普高率也达到59%。
农村学子在中考中丝毫不输给城里的孩子,这些都得益于近年来南湖区不断推进教育均衡化。“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我们实行城乡共同体建设、优秀教师下乡支教等措施,达到城乡资源共享,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区教文体局教育科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此同时,南湖区还采取了教研员蹲点学校,实施帮助式发展调研,促进学校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发展。
“十二五”期间,南湖区以标准化学校创建和教育均衡化区评估为契机,将进一步优化管理、提升内涵,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力争2015年基本达到教育现代化,实现“学在南湖、走在前列”的规划目标。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