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3日讯 高温的日子不好过,段子里是这么说的:大家在街头走着走着,就成熟人了,有的三分熟,有的七分熟,有的被雷阵雨淋到,成了走油肉,穿得少成狮子头,穿得多成了生煎馒头。
升升降降,周一以来,高温炙烤的晴热天气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闷热的桑拿天,而最高气温也在35℃高温线上下徘徊。昨天下午的一场雨,倒是一次小小的“退烧”行动,从下午2点到3点一个小时内,最高气温从35℃多降到28℃多,骤降近7℃,而整场雨前后的温差则达9℃多。
不同于今年第一波高温天气一鼓作气7天持续发力,本周这第二波高温天气走的是温和的迂回路线,周一周二还是热力四射,周三就以33.6℃的最高气温跌至高温线下,昨天气温是上去了,但一场雨带来了宜人的清凉感。
昨晚9点半,家住府南小区的王阿姨和老伴两人在外散步。“前几天一到7点我们俩就开空调看电视了,今天很舒服,晚上还能乘乘凉,很难得。”王阿姨告诉记者。
记者从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获悉,在接下来的双休日里,受副热带高压减弱影响,禾城将暂别高温天,最高气温维持在31℃上下,最低气温仅24℃左右,天气以阴有阵雨或雷雨为主。这将是6月底出梅以来最舒服的日子,大家可以在这个周末拿着晚报前几日绘制的“夏日赏荷图”,欣赏一下夏日里特有的景观,不过荷花虽美,可别随意采摘哦。
中国农历每个月都有精致的别称:一月首阳,二月绀香,三月莺时,四月槐序,五月鸣蜩,六月季夏,七月兰秋,八月南宫,九月菊月,十月子春,十一月葭月,十二月冰月。今天是农历五月廿五,也就是夏蝉鸣叫的时节,而农历六月的季夏,说的是夏天最后一个月。按照夏热三伏的说法,今年7月18日为初伏,一伏10天,一个月后最热的季节也就过去了。
夏日炎炎,大家对冰镇水果和饮料的需求旺盛,但这些冰凉的东西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出现腹泻等胃肠疾病。拉肚子次数多会使体内脱水,血糖会升高;腹泻或呕吐还可导致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诱发高渗性昏迷。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度夏不可太贪凉,应少吃生冷食品和饮料,老人每天饮水应保证在1500~2000毫升。如果出现中暑、呕吐或者腹泻的情况,还应该多补充一些水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