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3日讯 7月10日,海宁市公安局代表队高兴地从嘉兴市公安局领回了全市公安教育训练优秀课程教学竞赛一等奖的奖匾。嘉兴市局于7月4日举办了全市公安教育训练优秀课程教学竞赛活动,共有7个县(市、区)选送了8个优秀课件参加,海宁市公安局选送的《情报信息合成作战》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捧得了桂冠。
宝剑锋从磨砺出。为进一步提升公安队伍素质,保障各项公安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嘉兴市局决定从今年6月起至明年5月底,开展为期一年的全市公安系统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掌握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战术。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李浩要求,全市各地、各警种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坚持“领导带头、全警参与、贴近实战、注重实效”,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
“一二一……”,骄阳似火,可每周一至周五早上8点至9点,在嘉兴市局机关大院里,总能听到嘹亮的口号声,看到一队队民警一丝不苟训练的身影。队列训练、警务技能训练,小教官教得认真,民警练得精神,全然顾不上满身大汗已湿透了警服。“早训晚练”、“一周一练”、网上学习……从机关到基层,从领导干部到普通民警,各地采取集中训练和民警日常自训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练兵活动。今年58岁的秀洲分局王江泾派出所民警沈才根更是把自己的晨练带到了派出所,每个工作日均带着所里的年轻民警和保安队员晨练,并在晨练中加入了篮球、乒乓球、拔河、跳绳等训练内容。海盐县局平时体能较差的民警,利用傍晚休息时间来到体育馆、健身房以及人行道上进行走路、跑步等体能训练。各地还通过组织开展警体运动会、参加各种警营文体小组活动等以赛代训的方式,既丰富了民警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提升了民警的基本体能素质和团队精神。
一切立足实战,一切为了实战。大练兵不仅是对队伍的锤炼,更是对民警的爱护,各地将技战术训练工作当成“生命工程”来抓,着重抓好基层和一线民警的实战训练,特别是自我防卫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实战应变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嘉兴市局机关组织开展警务实战市级教官到各地上门送教活动,并分期举办全市公安机关应急处突能力专题培训班,每期5天。各地实行“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的训练模式,推行专业化、实战化、案例化、小班化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应急处突能力训练、信息化应用能力和警种专门业务培训。平湖市局在组织民警开展封闭式应急处突能力培训中,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为“活教材”,每次安排正在集训的民警参与,在培训中还穿插合成作战练兵、案件模拟操作等实战培训。海宁市局在实战训练班采取“1+1”专题培训,即“应急处突能力专题+警种专门业务专题”,并全程摄录实战训练班各专题培训课程,上传至民警教育训练平台,供民警自学自练。各地还针对治安盘查巡控、交警纠违、武器警械使用、押解看押等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活动、执法环节,强化辅导培训和实战训练。
为进一步推进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地落实了一系列的考核奖惩制度。平湖市局把练兵活动的成绩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今年的中层领导干部竞聘中,对于6名没有参加体能测试和体能测试不过关的民警,一律取消竞聘资格。海宁市局围绕治安管理、侦查破案、情报信息等10个方面开展竞赛比武活动,将产生的“技能之星”和“岗位能手”纳入公安人才库。南湖分局根据各部门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的情况以及考核结果,评出优胜部门和个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实行“每周一督查,每月一通报”制度,并为每一名民警设计了每月一比的成绩曲线图,用小黑板的形式挂在部门办公室中。嘉善等地还将本次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纳入2012年度县局正规化建设考评。
练兵是基础,是前提,比武是手段,是检验。明年3月至4月,嘉兴市局将开展集中比武活动,届时将开展个人综合素质比武、队列会操比武和处置群体(突发)性事件比武,对获得优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