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线07月16日讯 编者按:商业格局的变革促进了城市的变迁,城市建设的发展推动着商业的繁荣。在嘉兴市大力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两退两进”和城市有机更新的背景下,嘉兴城市的功能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也将迎来全新的机遇。刚刚出炉的《嘉兴市商业网点“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为嘉兴未来五年商业发展绘就了全新的蓝图:未来五年,嘉兴不仅要打造本市域的商业中心,还将打造长三角特色商贸服务引领区和集聚区、浙北现代商贸服务中心城市;“一主六次”的市域商业空间布局、“一心两翼六商圈多节点”的市区商业发展格局,首次引入交通枢纽商业,着力建设特色商业街区,追求商业空间布局完善、业态分布合理……从今天起,本报将结合新的规划,解读嘉兴商业的变化与未来……
过去五年,如果谈起嘉兴什么方面变化最大,商业恐怕不得不提。嘉兴商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仅折射出城市商业格局的改变,更深层次的是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一组数据可以印证这样的变化:2003年,嘉兴市区人均商业网点面积仅为0.71平方米,到2010年,人均商业网点面积增加到了1.1平方米;2006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72亿元,而2010年这个数字达到了799.4亿元;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2006年这个数据只有33.5%……
这一个五年,扩大内需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嘉兴产业结构调整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沪杭同城优势及产业“溢出效应”不断凸显,同时,城市建设与功能调整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嘉兴的商业将走向何方?历时一年多编制成功的《嘉兴市商业网点“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将给出答案。
“一主六次”
商业带动大嘉兴繁荣
经过多年的发展,嘉兴的商业辐射力已经大大增强,如今,在市区,经常能碰到五县(市)两区前来购物的人群。未来,嘉兴市本级的商业能级还将进一步提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以嘉兴市本级为中心,形成“一主六次”的市域商业空间布局,是本次规划对于整个大嘉兴的布局:一个市级商业主中心指嘉兴市商业中心,六个地区商业副中心指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及滨海新区商业副中心。
各个副中心又依据自身的实际,有着不同的定位,如嘉善中心城区以发展商业服务业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专业市场集聚区;平湖则要逐步形成以连锁商业为核心的实体网络和以电子商务为主的虚拟网络相结合的商业网络体系,奠定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现代商业基本框架;海宁则要打造能体现世界著名观潮胜地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反映海宁先进制造产业特色,集时尚购物、休闲旅游等综合商贸服务功能于一体,设施先进、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的杭州湾北翼现代化商贸流通中心……
规划的制定者之一、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所所长陈志平告诉记者,这次与嘉兴城市总体规划紧密对接,强化网络型大城市中嘉兴的中心地位,提升嘉兴商业中心的能力,加强其商业集聚能力和辐射力。“例如,今后在项目的布局上,会将综合性的商业项目放在嘉兴,而专业性的项目根据5个县和港区的特点设置。”陈志平说。
商业的发展也将带动大嘉兴经济的繁荣。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00亿元,年均增长10%;全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40亿元,年均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批零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10年的32.7%达到2015年的35%,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超过1600亿元。人均商业营业面积从2010年人均1.1平方米,到2015年人均1.3平方米。
从“井”字形到“口”字形
嘉兴市中心版图大扩张
如果把商业喻为城市的名片,江南大厦、戴梦得购物中心成“井”字形一带,无疑是嘉兴商业的中心,在这个占地面积2.377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嘉兴历史悠久的中心商务区,见证了嘉兴市区太多的发展与变迁。
在嘉兴“十一五”商业网点规划中,“一心三翼五极多节点”,这里的“一心”即由中山路、勤俭路、禾兴中路和建国中路所形成的“井”字形市级商业中心区块,这是嘉兴传统意义上的市中心,作为嘉兴市本级辐射整个嘉兴市域乃至周边地区和县(市)的市级商业和现代商务中心。
然而,五年来,嘉兴城市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东南新城、国际商务区、运河新区……一个个全新城市空间的拓展,嘉兴的商业版图也早已从市中心“井”字形的区块扩张到了环城河以外的多个地方。
在本次规划中,嘉兴市中心的范围再次扩大。根据规划,嘉兴市区商业将形成“一心两翼六商圈多节点”的整体发展格局。“一心”是指北至东升路、南至南溪路、东至纺工路、西至环城西路所形成的“口”字形商业核心区块,作为嘉兴市本级辐射整个嘉兴市域乃至周边地区和县(市)的市级商业中心。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嘉兴已形成了具本地特色的商业布局。然而,从嘉兴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来看,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处在从传统商贸服务业模式向现代商贸服务业模式转化时期。”市商务局局长张建生表示,未来,如何提档升级将是嘉兴商业的主要任务之一。
三大商圈到六大商圈
“城市客厅”靓起来
2006年前,嘉兴人购物只能到环城河以内,“十一五”之初,随着江南摩尔的开业,嘉兴的西部商圈正式启动,如今,戴梦得开辟了体育场店、中港城构筑起游乐式购物中心、中心商圈又新增了旭辉广场这一综合体……在过去五年中,嘉兴除了中心商贸区外,还形成了秀洲区商圈和南湖区商圈,未来,嘉兴还将培育国际商务区商圈、姚家荡商圈、空港新城商圈、湘家荡商圈等四大商圈。
这六大商圈组成了嘉兴城市的“两翼”——即位于主城区东西两翼的商业板块,西翼商业板块包括秀洲区商圈、姚家荡商圈、空港新城商圈。东翼商业板块包括湘家荡商圈、南湖区商圈、国际商务区商圈。
各大商圈也有着不同的定位,如未来的国际商务区商圈将是商业、商务、办公、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集聚地;姚家荡商圈则是城南片区的生活服务中心;湘家荡商圈则是定位于旅游度假服务中心、湘家荡片区的生活服务中心;空港新城商圈是未来西翼的物流中心,包括客运中心、洪合综合商业服务中心、王店物流配送中心等。
“有了商业活力才能带动区域经济,未来,这六大商圈将成为嘉兴承接商业大项目的主平台,随着这六大商圈的建设,嘉兴这座城市的客厅也将越来越靓。”张建生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