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线07月17日讯 按照常规,一起案件成功告破,最欣慰的就是办理该案件的民警。然而,5月28日成功破获一起系列敲车窗盗窃案件后,时至今日,新塍派出所上至所长下至民警,非但没有任何成功的喜悦,反而多了几分尴尬和担忧。
这起系列案件作案人数之多、案件数量之大并不多见,涉嫌犯罪的是12名“新二代”(新居民子女)。“将他们抓回来,因为年龄小不能处理,将他们放出去,他们又会干坏事。如何降低‘新二代’犯罪率,各方重视迫在眉睫。”该所相关人士忧心忡忡。
尴尬现状抓了就放
去年上半年至今年5月底,新塍、洪合、王江泾、经开区、南湖区、紧邻嘉兴的江苏地域等地,敲车窗盗窃案频发。
这些案件的情况基本一样,受害车辆都停在路边或者没有人员看管的场所。作案人员将车窗敲破后洗劫车内财物,包括现金、香烟、手机、导航仪等,凡是值钱的东西能偷的都会被偷走。
5月28日,新塍派出所民警经过长期侦查后,一举将这个团伙抓获,一共有12名涉嫌犯罪的“新二代”落网。他们中最大的是1994年出生的,最小的还未满13周岁。
该团伙落网后,其中一名姓毛的嫌犯交代,自己作案已经上千起,最多的一次,一个晚上就在凌公塘路等地作案一二十起。
“他们分成两拨人,一拨走右边,一拨走左边,像扫荡一样看到车就砸窗,然后实施盗窃。”一名办案民警说。
最后,新塍派出所的民警经过一个多星期查实,也就49起。但这49起,已让办案民警累得够呛,所花的代价实在太大。
“代价大是另外一回事,关键是即使查实了也不能处理,受害者无法得到赔偿。有的犯罪嫌疑人的父母接到通知后根本不配合,你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新塍派出所副所长鲍加雄参与此案的侦破,其中所遇到的种种让他觉得非常尴尬。
最后,由于年龄关系,这个团伙中有9人没多久就被放了,有3人被移交到检察机关。
记者发现,毛某在2011年涉嫌敲车窗盗窃曾被抓过,但是当时由于他年龄小而没办法处理他。
“我们只有等待一年,你说尴尬不?”鲍加雄苦笑道。
有一件事让鲍加雄很郁闷,他们曾经抓获一个由“新二代”组成的盗窃团伙,因年龄未到放了。结果这伙人前脚刚出派出所,后脚就疯狂作起案来,称是要报复。
现在,那些“老油条”一进派出所就向民警要烟,“我年龄没到啊,你们可处理不了我。”
《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是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因此,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侵害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现实危害代价很大
今年1月2日晚上,城南街道发生一起命案,一名16岁的少年被捅死。凶手年仅15岁,来自四川。
今年6月2日深夜,新塍镇一家小店进了小偷。店主发现后准备抓贼,差点遭杀身之祸,而行凶者竟然是一名13岁的少年,是“新二代”。店主虽然捡回一条命,但身上缝了600多针。目前,受害者医药费已经用去3万元,但行凶者父母只能拿出5000元。
就“新二代”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记者曾经采访过新塍、洪合、王店、余新、新城街道等地的派出所,受访的民警对此都直摇头。
新塍派出所四分之一以上的案件,都与“新二代”有关。
对此,新塍派出所所长李雪根忧心忡忡,多次表示这些案件背后的代价太大。此外,他还担心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这些小鬼今后何去何从。
李雪根说,这些小鬼学历低、作案疯狂、花钱大手大脚。有两个小鬼盗窃了2万元,结果两个晚上就在KTV挥霍一空。有的搞到钱后还去嫖娼。“通过偷窃等不法手段来钱快,所以花钱大手大脚,成为习惯,很难根除。他们长大后,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根深蒂固,你叫他们如何安分守己地生活?回家,不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在嘉兴,只能继续干坏事。”
2004年,南湖区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是101人,其中外来孩子为89人,占了总数的88%;2005年,共判决116人,其中外来孩子为72人,占了总数的62%;去年共判决81人,其中外来孩子为55人,占了总数的68%。
帮教办法效果一般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不久前,市公安局一名副局长为“新二代”治安问题下去调研,在一次座谈会上大为光火,要求各地派出所要拿出可行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据了解,为了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特别是“新二代”犯罪率,各地派出所、社区(村)、镇(街道)等纷纷采取措施,其中帮教是最主要的办法之一。
“帮教基本上没有用的,我敢这么说。”鲍加雄说。
作为一名分管新居民的派出所副所长,能说出这番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鲍加雄自己也帮教过一名“新二代”,但效果很不理想。“找家长谈过不知多少次,弄到最后,家长干脆不管不问。而面对我的教育,小鬼阳奉阴违。”
说到如何尽量降低“新二代”犯罪率,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民警感慨很多:“政府、社会、家庭等应该重视,其中政府重视不是形式,需要实际,这不是一个公安就能解决的棘手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晚报请读者出谋划策,可以通过拨打晚报24小时热线82828110或者上新浪微博@龙眼看新闻发表看法。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