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一慢两则新闻,读来令人倍感清凉——快的是:海盐在全市率先推行模拟审批模式,所谓模拟审批,是指投资项目在还不具备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条件的情况下,先行出具模拟审批意见,待项目主体符合条件后,再根据情况将模拟审批转化为正式审批,说白了,就是给审批提速。慢的是:海宁市工商局核发出首张“零首付”营业执照,所谓“零首付”,就是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下的内资有限公司可申请免缴首次出资额,余额可在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清,这种类似分期付款的方式,让缴费慢下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
快慢转换之间,反映的是有关部门的智慧,体现的是他们对企业的理解与关爱。快慢转换之间,看似制度的改进,实则是有关部门在用企业的眼睛看问题。就拿模拟审批来说,当下的审批工作伴随着法律法规、行政体系的日益健全,也逐渐走上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这种刚性制度面对的现实问题是:在审批上若不顺畅,往往会阻碍发展,按照一般的审批程序来说,一个项目从获批土地到打桩开工,短则数月,长则一年多。对部门来说,按章办事,循规蹈矩,亦无可挑剔,而对企业来说,审批的进度快一些,项目启动得早一点,就意味着效益和竞争优势。所以,模拟审批的创新基础,在于有关部门用企业的眼睛看问题,这种视角的转换也定会在市场层面激起企业活力的浪花。
用企业的眼睛看问题,首先得有一颗为企业服务的心,思想上紧起来,工作上急起来,将心比心体会企业的难处,换位思考以切肤之痛体谅企业的处境,就会想出帮扶企业的良策来。其次,用企业的眼睛看问题,得切实拿出帮扶企业的行动来,在一些规章制度面前,不能因循守旧,面对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普遍难题,要敢于反思,敢于突破,这些制度能否在合适的范围内有所突破,程序上能否调整简化?海盐、海宁的实践告诉我们肯定的答案。第三,用企业的眼睛看问题,才能让企业感受到温暖的服务,少一点不管不问,多一点善意提醒;少一点按部就班,多一点主动出击,这样的服务才会让企业少走弯路,才会在发展的路上多走直路。
用企业的眼睛看问题,需要的是能力和智慧,需要的是成效,在当前发展如火如荼的紧要关头,让我们多用企业的眼睛看问题。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