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3日讯 昨晚,家住中山怡和园的李先生打来电话:“18幢2单元和3单元之间的自行车车库的承重墙被敲掉了,车库装修后被出租给外地人,给我们楼上业主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中山怡和园位于南湖区政府附近,是一个经济适用房小区,一期于2003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则有部分住宅属于商品房,物业收费标准也有不同。近年来,随着城东区域的不断成熟,包括中山怡和园在内的一些普通住宅小区,房屋出租率很高。
记者从小区东大门进入,迎面看到了两辆安徽牌照的货车,车主正在叫卖哈密瓜。左拐不远就是李先生居住的18幢。记者在3单元楼道口看到,底层的自行车车库外墙上挂着3台空调室外机,为防盗还加装了不锈钢围栏,在路灯下显得特别耀眼。“这些自行车车库都出租住人了,否则谁会花这个钱呢!”正在小区内散步的徐阿姨边说边摇头。
徐阿姨告诉记者,将自行车车库改造后出租的事情最早发生在3个月前,“有人这么做了,没人干涉,就有样看样了。”据了解,小区的自行车车库都只有七八个平方米,原先大部分业主都把它当贮物间使用,堆放杂物和换季电器。3个月前,有业主把车库装修后出租牟利,物业公司来干涉过,在车库门上贴了提示,希望业主顾全大局,“但第二天就被撕得一干二净了。”徐阿姨说。
“物业公司没有执法权,管过,但管不好。”倪先生是怡和园小区物业管理处的员工,昨天正好轮到他值晚班。
倪先生告诉记者,自行车车库出租的事情与小区开发商有关,前段时间,开发商对小区闲置的自行车车库进行一次性优惠处理,通常情况下,自行车车库的出售对象应该是所属楼幢的业主,但这次出售没有这种限制,数量方面也没有限制。
打电话来诉苦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有的业主买车库的“手笔”很大,某业主买下了3个相连的车库,然后把间隔墙敲通,并安装了卫生设备,俨然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套房。
“本来是贮藏室,现在‘大兴土木’改造成套房,对整个建筑肯定有危害,但物业公司是做勿来气力大,没有执法权,只能提醒提醒,但当事人都当耳边风。”倪先生说。
徐阿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件事情只有靠街道、社区、城管、物业公司联合起来整治,才有可能约束一些业主的行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