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政府工作的报告
浙江省省长夏宝龙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安排,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会议报告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政府重点工作安排。
一、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省政府所做的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欧债危机进一步深化,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运行增速放缓。面对异常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按照“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工作基调,振奋精神,奋力拼搏,扎实推进“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四大建设”、“五大统筹”和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企稳趋升、稳中有进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触底企稳迹象较为明显,三大需求稳中有升,三大产业总体平稳,物价金融形势稳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科技创新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态势良好,为民办实事十个方面工作进展顺利,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5790.4亿元,增长7.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全省地方财政收入195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57.2%,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92.7%。固定资产投资7568亿元,同比增长23.9%,比一季度加快6.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外贸出口1056.5亿美元,增长5.2%,5、6月当月外贸出口额分别达206亿美元和198亿美元,均为同期历史高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2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9412元,分别增长11.7%和11.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6.5万亿和5.7万亿元,分别增长7.4%和11.9%。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预计全年有望实现“低开稳走向上”的态势,经过全省上下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完成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各位委员,今年以来,针对异常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年初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低开的形势,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把提振精神、提升效能作为应对困难挑战的首要之举,大力弘扬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狠抓落实的作风,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逆势奋进、克难攻坚。坚持把加强薄弱环节、解决突出矛盾作为应对困难挑战的工作着力点,集中力量抓有效投资、抓浙商回归、抓实体经济。坚持把加快改革创新、强化政府服务作为应对困难挑战的动力和保障,在解决造成企业投资难、融资难、创新难、盈利难“四难”问题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上下功夫,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有效投资,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落实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构建“盯人、盯事、盯项目”的全程服务机制,强化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等要素保障,要求各地做到“凡是能在浙江落户的好项目,一个都不能跑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月加快,出现了多年没有的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也高于广东、山东、江苏13.8、3.5和3.3个百分点。一是大力推动浙商回归发展。要求各级政府树立“抓浙商回归是天职,不抓就是失职”的理念,全面实施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的政策意见,浙商立足浙江、回馈浙江创业创新发展的氛围进一步浓厚,民间投资成为拉动有效投资扩大的主要力量。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28.5%,占投资总额63.7%,占比提高2.3个百分点。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70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9%。1—6月,浙商回归注册企业占全省新注册企业数比例逐月上升,分别为3.8%、6.9%、10.9%、11%、12.6%、13.1%。二是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制定实施“三个千亿”工程年度计划和省重点建设投资计划,抓住国家审批项目提速的有利时机,加快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在建工程建设,加快项目投产见效。“三个千亿”工程投资110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1.3%。三是大力推进与央企和跨国公司投资合作。扎实做好央企合作项目和世界500强企业的引进与落地工作,支持民企与央企外企开展战略合作。上半年央企合作项目新增到位资金41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3亿美元,新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重大项目254个。
(二)抓实体经济,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坚持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引导各地把工作重心放到抓实体、兴实体、强实体上来。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战场,以工业园区的理念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切实保障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尽管遭遇春季低温阴雨寡照以及梅雨季节普降暴雨的影响,但农业生产总体稳定,粮食和蔬菜播种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1%,肉类、禽蛋产量分别增长4.4%和5.6%。二是推进工业提速增效。把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研究部署工业强省建设工作,制定实施一揽子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快推动工业大县强县发展和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在推动项目建设、市场拓展、减员增效、减负增利等方面出实招出新招。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17.4%,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9.2%,分别高于去年全年4.3和5.2个百分点。工业止跌趋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比一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2%和5.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个和0.3个百分点。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动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加快建设一批休闲度假、购物娱乐等旅游项目。上半年全省旅游项目投资260亿元,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增长14%和1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8%,高于生产总值增幅1.4个百分点。四是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把推进节能减排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着力点,制定实施“腾笼换鸟”政策,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制度,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强化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监测和管理,实施超限额标准征收惩罚性电价政策,深化重污染高能耗行业整治提升。上半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05万吨、印染6.4亿米、制革464万张、铅蓄电池197万千伏安时,高能耗行业增加值增幅低于规模以上工业0.7个百分点。预计上半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以上,降幅比一季度扩大0.5个百分点,为近两年最好态势,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实现时间过半、减排任务过半。
(三)抓外贸出口,着力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紧紧咬住年初确定的10%增长目标不动摇,大力支持企业巩固和拓展市场。上半年全省外贸出口保持增长,增幅高于上海、江苏、山东2.5、1.1和3.6个百分点。一是大力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全面落实国家稳定出口的各项措施,加大财税、金融等扶持力度,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外贸发展资金等政策,鼓励企业千方百计保客户、争市场、抢订单。尤其是加大新兴市场的拓展力度,新兴市场出口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对非洲、东盟、拉美出口分别增长20.6%、10.4%和10.7%。二是积极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支持自主品牌和服务贸易出口,支持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工程承包等方式“走出去”,带动省内机电设备、零部件和半成品出口,积极扩大重要资源进口。在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全省机电产品出口、民营企业出口、一般贸易出口形势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出口增速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2、4.3和0.6个百分点。
(四)抓改革创新,着力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把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一是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评价机制不合理、人才发展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研究采取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和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新设立50亿元创新强省财政专项资金,今年安排10亿元,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上半年全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增长19.2%,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17.8%,新产品产值率21.6%,提高1个百分点。二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围绕破解民间资金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加快推进金融创新发展,积极争取并获批设立国家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逐项分解落实十二项主要任务,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化和阳光化。深入开展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加强部省市三级联动,扎实推进试点三年实施计划。积极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各项工作。
(五)抓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培育新增长点。把推进山海联动和城乡统筹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一是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编制实施海洋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专项实施方案和重要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实施方案,组织开展舟山群岛新区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审批。加快推进一批海洋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集疏运网络和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支持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上半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6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872.9万标箱,分别增长9.1%和13.6%。二是推动山区和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研究部署山区发展工作,制定实施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和发展规划,推进湖州、衢州、丽水山区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谋划建设一批山海协作产业园。上半年实施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391个,到位资金220亿元。深入实施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计划,全面部署实施新一轮扶贫工作,将扶贫标准由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提高到4600元,完成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异地搬迁3.2万人。三是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定实施新型城市化发展纲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加快中心镇建设发展和小城市培育试点,全面完成小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上半年启动村庄整治建设3561个。
(六)抓民生保障,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扎实做好以十个方面实事为重点的各项民生保障工作,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上半年地方财政用于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比重达71.3%,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一是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大就业促进和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力度,引导和帮助21.3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深入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3.9万,新增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4.5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标准提高226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8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达到482元。二是积极解决住房、就学、就医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上半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8万套,开工改造建设农房22万户,主要中心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制定中小学交通安全保障办法,全面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择校乱收费,深入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标准从每生每年350元提高到750元。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31个县(市、区)的132家县级公立医院启动实施综合改革,加强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积极推进浙江音乐学院、浙江图书馆新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做好送戏、送书和送电影下乡工作。三是加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完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严肃查处药用胶囊铬超标等事件,大张旗鼓开展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深入实施强塘固房工程,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13%、11.5%和21.2%。积极开展民间融资风险和非法集资案件排查与处置工作。做好信访工作,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七)抓发展环境,着力再创发展新优势。坚持把改善发展环境作为提振企业信心、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举措,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努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一是大力提升行政效能。召开改善发展环境四级政府干部大会,开展省级机关“百组”调研活动,部署推动各级政府“比学赶创”,完善激励考评机制,实行主要经济指标分类排序通报制度。以减少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四减少”为核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省级各部门真放权放实权,已下放给舟山市、义乌市省级行政审批及管理事项400项和357项,研究制订对所有市县进一步下放省级管理权限的意见,初步梳理拟下放权限423项,占省级部门现有管理权限的44.5%。二是强化对企业的帮扶服务。全面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取消、暂停、降低行政事业和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2114个,努力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强化重大项目、重点建设用地保障,实施用地计划差别化管理,推进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全省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8.5万亩。加强政银企合作,推动金融机构落实差异化信贷政策措施,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携手共渡难关。针对电力紧张的严峻形势,积极争取国家电网支持,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和有序用电工作,加快推进电力项目建设。四是推进依法行政和节约型机关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加强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上半年制定和修改省政府规章7件,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议案4件。大力倡导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压缩“三公”经费,认真开展公务用车治理,推动省级部门公开预算。
各位委员,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浙江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开拓进取、共同奋斗的结果,是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省政府工作大力支持和有力监督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外部发展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困难和挑战不可低估,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依然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十分艰难,6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都调低了全球今明两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值,保持出口平稳较快增长难度不小。从国内看,虽然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趋于宽松,但有效需求不足没有明显改善,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从我省看,受需求减弱与成本上升两头挤压,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7.5%,亏损面扩大5.3个百分点,亏损额增长75.2%。受此影响全省财政逐月减收,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4%,同比回落23.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支出增长10.8%,财政增收减支面临较大压力。我们将密切跟踪分析和科学研判经济形势,超前谋划,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努力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趋升的良好势头,并为更长时期的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二、下半年省政府重点工作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下半年,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的工作要求,坚持标本兼治、以调促稳,主动作为、逆势奋进,千方百计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优环境,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咬住年初目标不动摇,着力强工业兴实体、抓市场促外贸、抓投资增后劲、稳农业保供给。一是全力以赴推动工业平稳较快发展。把稳工业作为当前稳增长的首要任务,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抓工业提速增效。要求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部门深入企业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提振企业信心。重点抓好一批工业大县(市、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一批新投产达产项目和一批新上规模企业。加强对促进工业发展“一揽子”政策落实的督促检查,并围绕基层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研究制定优先推广使用本省制造产品等新的政策措施。二是想方设法稳定和扩大出口。抓好已有促进外贸出口政策的落实,进一步研究制定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浙江产品拓展市场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全力保住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力争传统市场份额不减少,新兴市场比重有提高。大力推进外贸出口便利化,加强大通关建设,加快出口退税步伐,支持企业多出口、快出口。积极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创新“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促进小商品出口。三是着力稳定和扩大有效投资。狠抓重大项目推进,抓住国家促投资稳增长政策实施的机遇,争取更多“国批”项目尽快获批实施,大幅提升“省批”项目审批效率,尽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狠抓浙商回归投资,建立浙商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千方百计推进一批浙商回归重大项目的落地开工,确保完成1200亿元的浙商回归投资任务。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央企等来浙投资兴业。狠抓民间投资新突破,切实把国务院“新36条”的实施细则落实好,力争在解决民间投资难问题上实现大突破。狠抓项目实施,集中力量抓开工、抓进度,确保三季度省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达到70%以上,尽早形成投资实物量,促进项目实施高效安全推进。注重科学投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四是切实抓好农业生产。进一步抓好农业“两区”建设,加强农技服务和农资供应保障,确保晚稻等秋粮增产,确保粮食和蔬菜等农产品供应。
(二)大力度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各种制约与障碍。着力在提升科技资金使用效果上求突破,整合和优化配置财政性科技资金,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特别是成果产业化项目,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着力在形成企业主导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上求突破,加大科技资源配置向重点企业倾斜的力度,引导科研院所和高校主动与企业合作,形成产学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着力在构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平台上求突破,整合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杭州滨江高新区等资源,积极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充分开发利用国家高新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平台,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大规模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引导支持企业加快更新装备,用好自动化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推动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加快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把结构性减税政策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紧密结合起来,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整合和利用好各类开发区(园区),提高开发强度和投入力度,加快引进和建设一批“优、新、高、特”项目。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落实加快“腾笼换鸟”的政策措施,坚决压缩一批重污染高能耗企业,加快转移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为好产业好企业好项目腾出资源环境容量。四是加大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力度。抓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各专项实施方案的落实,推动舟山群岛新区规划建设,加快启动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落实山区发展政策和规划,建设一批山海协作产业园。积极推动城市加强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力度,优化城市交通管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开展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的洁化、绿化、美化“四边三化”专项行动,加快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海、陆、空加信息网络“四位一体”综合交通规划,加快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三)下大力气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进一步深化“平安浙江”建设,加快推进富民惠民各项工作,着力办好十个方面实事,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一是积极稳定和扩大就业。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就业补贴政策扩大到所有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工作。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就业。二是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工作。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加快社会保障卡医保“一卡通”建设。研究制定“健康浙江”发展战略,全面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省、市级公立医院改革。制定实施普通高校教学质量发布制度,加快推进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学校管理,扎实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抓好浙江音乐学院等文化项目建设。三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各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长效工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违法行为,确保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在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上取得实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四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全面落实全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会议和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信访工作“双月攻坚行动”,加强社会公共安全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民间融资引导规范和非法集资处置工作,重点防范和化解企业资金链、担保链断裂风险。五是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全力以赴做好防台防汛减灾救灾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四)全面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紧紧围绕解决基层、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务求在优化服务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以“四减少”为重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好对舟山、义乌管理权限下放工作,尽快实施面向全省的审批权限下放工作。进一步优化部门内部工作流程,总结完善和推广“模拟审批”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快推行网上审批,大力推行联合图审、联合踏勘、并联审批、综合验收、多证联办等制度,确保审批时间大幅缩短。二是以“解四难”为重点,提升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水平。深入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专项行动。加强土地要素保障,推进金华、衢州、丽水国家级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试点,推行“台地工业”、“坡地村镇”的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新模式,推进低效土地二次开发利用。加强煤电油气运的综合协调,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引导政银企合作共克时艰,确保我省新增贷款增速、增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确保小企业、涉农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鼓励引导企业把贷款投在当地、投在浙江。全面落实各类惠企减负政策,深入开展减轻企业负担“阳光行动”。三是以规范行为、提升效能为重点,不断完善政府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工作督查和考核评价,强化行政问责,确保各项工作环环相扣、有序衔接、高效推进。完善对市县主要经济指标的排序通报制度,形成比学赶创的有效机制和工作氛围。切实落实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和要求,严明纪律,令行禁止,严格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对已查实的过去年度超标经费予以足额扣回,确保政令畅通和行为规范。同时做好未来五年和明年政府工作的调研与谋划,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到实处。
各位委员,下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浙江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支持和监督下,进一步振奋精神,奋力拼搏,努力完成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