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舟山市将投入8355.2万元,改造19家农贸市场,改造面积达43721平方米,其中有7家将创建省文明示范农贸市场,确定定海桔园菜场和普陀山综合农贸市场将作为全市样板市场进行改造,并将在平抑菜价、建立长效机制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舟山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汇报会上获悉的。
昨天,由省公安厅消防局总工程师赵庆平带领的省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督查组到舟山市,检查指导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
据了解,舟山市19家农贸市场改造正顺利推进,已有5家农贸市场完成了硬件设施改造,10家正在进行硬件改造,另有2家将在7月底8月初启动。据市政府副秘书长江跃儿介绍,为确保这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舟山市各级政府均出台了相关财政保障政策,市里明确对通过改造提升考核验收的农贸市场实行以奖代补;普陀区出台了高限不超过40万元的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办法;岱山县对衢山中心菜场实行“一场一政策”,财政补助为实际投资额的1/3,政府贴息3年,减免建设配套资金110万元;嵊泗县、定海区也出台了相应政策。
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把好食品安全关和平抑菜价是重中之重。据了解,目前舟山市已完成改造提升的农贸市场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检测设备,检测项目从农残扩大到吊白块、甲醛、二氧化硫等项目,每个市场日检测量达到15批次,并及时公示检测结果。
针对市民普遍关心的菜价问题,舟山市出台了进一步做好“菜篮子”工作实施意见,多举措平抑物价。一方面以市市场集团公司为主,选择合适市场和区块开设“菜篮子”工程直供点,实施便民平价供应,目前已设立了10家;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农贸市场设立批发商直销区(店),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大户进城直销生鲜农产品;同时,还加强了对猪肉、蔬菜、水产品、豆制品等“菜篮子”大宗商品价格的监测和预算,出现异常波动时能及时提出阶段性平抑菜价的方案。
“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后,关键要建立长效机制。”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舟山市正在酝酿市场经营户退出机制,被列入“黑名单”的市场经营者,由市场举办者将其清退出市场,并且2年内不得在本市所有农贸市场从事经营活动。
省督查组对舟山市的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领导重视、政策有力、目标明确,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督查组希望舟山在下半年的改造提升过程中,进一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消防设施设备建设,确保年底保质保量完成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