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陈德荣对话网友:网络互动零距离 回应热点不设限

  省委常委、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回答网友提问。苏巧将摄

   浙江在线07月27日讯 从金融综合改革到优化发展环境、从畅通交通到塘河治污、从拆违绿化到房价问题……围绕当前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省委常委、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在昨天与广大网民的互动交流中,一一积极回应热点、坦诚回答问题。

  1、“‘金改’效应将逐步显现”

  问:目前温州“金改”的具体成效好像没怎么看到,与百姓关系似乎也不大,您对温州“金改”作用的发挥有信心吗?

  答: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在要素市场化改革特别是金融改革方面,跟整体经济体制还有较大落差。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一个必经程序。但金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通过一两个举措就有较大改变。改革进入深水区,除了要大胆推进,更要稳妥推进,防范金融风险始终是金融体制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温州“金改”得到国务院批复,效应已经体现出来:树立了温州企业界、经济界的信心;各大金融机构放宽了对温州不良率的容忍度,为企业界营造比较宽容的金融环境。温州“金改”方面推出的系列举措,为温州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温州模式”的提升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金改”效应将在今后逐步显现。

  2、“温州制造业竞争优势仍存”

  问:过去一段时间实体经济生存发展环境恶化,造成当前温州经济不太乐观,振兴实体经济路在何方?

  答: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有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说明原来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温州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的竞争优势仍然存在,关键就要转变发展方式。振兴实体经济需要政企联动,一方面,企业要从资源消耗型、规模扩张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依靠科技创新、市场拓展,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升单位产品的附加值。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包括推进1650大都市建设,以大都市、大平台来集聚高端要素,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支撑条件;通过沿海产业带、空港经济区、瓯江口新区等大平台建设,为产业集聚营造良好环境条件;加大围垦力度,加大土地复垦耕地再造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支撑;大力度推进政府本身改革,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以政府转型推动经济转型。

  3、“五年左右让房价收入比回归到比较合理的区间”

  问:温州的房价动辄两三万元一平方米,想融入这座城市真不容易。对降低房价有什么具体措施,能在多长时间里见效?

  答:这是温州城市发展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前年温州的房价收入比达到28,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6至8的指标水平。老百姓不要说买房子,连做房奴的资格都没有。正是如此,温州出去的大学生不回温,外来人才难立足,人才流动上出现“逆差”。温州作为一个大都市,房子刚性需求很高,但有大量土地转而未供,没有形成住宅项目,导致房屋供给不足。需求大,供给少,加上一些投机者炒房,房价居高不下。解决这个问题,要坚决贯彻中央有关房地产调控的方针政策,坚决遏制投机行为,保证住房刚性需求;拉大城市框架,加大土地供给,建设配套设置,提高住房供给;通过村房两改,提高中低端房屋的供应;通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工薪阶层百姓收入。相信在五年左右时间,会让房价收入比回归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老百姓能够买得起房。

  4、“绿地2400公顷计划要抓落实”

  问:一些树种下去好像就没人管了,没多久就死掉,实在太浪费。有没有什么办法来减少和杜绝这种现象?今冬明春要新增2400公顷绿地,布局在哪里,是否夸大其辞?

  答:对于绿化工程,我们对施工队伍都有合同规定,必须在两年内“包活”,所以这些工程中现在的死树必须在后面进行更换补种。我们加强数字城管,及时对那些管理、养护不到位提出整改。同时,加大对基层的绿化考核,每月考核排名公布,从而提高基层绿化养护的责任心以及工作投入力度。今冬明春我们准备建9个山地公园、占地面积1500公顷,打造100个滨河公园、占地500公顷,加上200公顷的三洋湿地公园和几个市级、区级公园还有200公顷,就构成了绿地2400公顷的计划。当然,光有计划不落实就是空话,所以把这些计划上图、上网公布,并落实专门责任人,四套班子都挂钩联系。我本人属牛,我就联系牛山公园,承诺今年年底牛山公园要初步建成向市民开放。

  5、“交通乱象必须严管,治乱当用重典!”

  问:这段时间路上拖车和罚款很多,但也不能一罚了事,其他各个方面的配套工作还要同步推进,像比较紧迫的停车难、断头路问题该如何解决?

  答:温州交通问题,主要是因为先天不足。温州每百户拥有汽车数量全省最高,可城市建设“欠账”很多,人均道路面积只有杭州、宁波的一半。我们要拉大城市框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加快推进公交体制改革,加大管理力度,“建环线、打卡口、接断头”以及加快停车设施,长短结合、远近结合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交通陋习,我见过一张温州拥堵图:从高空拍下来的一个十字路口中间有个转盘,发生拥堵时大家就像蝗虫一样围绕这个中心转盘挤在当中,谁也不让谁,三个车道愣是开出六排车子来,抢道的结果是最后大家谁也走不了。这种交通乱象必须严管,治乱当用重典!只有严管才能让这些不太自觉的市民,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素养。

  6、“温州人精神文化需要提升”

  问:外界有声音说温州是文化沙漠,温州人身上只有铜臭味,没有书香气。请问陈书记怎么看待这些说法,政府有什么有力举措来回应?

  答:改革开放年代,各地处于同样的宏观大环境,为什么温州人能够抓住机遇先富起来,最早走向全国,推动全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正是温州文化、温州人精神起了核心作用。面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温州人的精神文化需要提升。温州企业在市场经济高级阶段遇到的困难比其他地方要大、要多,除了客观的环境条件和体制制度层面,也应该从自身的文化层面寻找一点根源。同时,媒体宣传也很重要,要做好对温州人和温州城市的宣传,给外界更多正面的温州文化形象。这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7、“请百姓监督花钱多效益差的‘面子工程’”

  问:温州财政一年能用于投资的资金似乎很有限,靠什么来支持市域轨道交通等大项目的建设?若举债建设,将来会不会成为财政负担,最后变成老百姓买单?

  答:老百姓对公共品有着巨大需求,而我们的财政财力相对有限,以现代金融方式举债建设是政府在推进项目建设中一个重要举措。借钱关键在于想清楚怎么还,只要用于有产出效应的、有长远来源的投入,举债就不应是个问题。对重大项目,我们都有相应的测算。以轨道交通建设为例,本身有收费来源,可以作为今后偿债方式,开发沿线土地的升值收益也将作为建设资金来源之一。经测算,仅仅轨道交通场站上的物业开发,就可以基本筹集建设资本金。此外,温州市政府在全省负债率最低,政府在金融机构的融资占比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的举债仍在合理的负债水平区间内,还有较大空间。当然,我们坚决杜绝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花钱很多、效益很差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这也需要百姓监督。

  8、“拆违不存在讨价还价”

  问:去年拆违声势很大、规模很大,今年声势有所减弱,违章反弹现象也有所增加,是不是“六先拆,违必拆”不搞了?如何防止违章乱象死灰复燃?

  答:违章是违法行为,是城市的“癌细胞”,违章不除,城市的转型发展就受阻。拆违是艰巨的,也是长期的、必然的,不存在讨价还价,也不存在“松一阵”。“违必拆,六先拆”是市委市政府的既定方针,必须一如既往、一以贯之地抓下去,直到违章基本消除。基层干部精力毕竟有限,所以工作存在阶段性特征,去年4月至10月集中拆违,此后至今年五六月是绿化好时期,因而拆绿结合、以绿促拆,现在是高温季节,新增绿化不太现实,所以又要开始推进今年的拆违。“违必拆,六先拆”要形成长效机制,所以今年不仅市区拆违,8个县市区也有1500万平方米的拆违任务。根据三年基本完成“六先拆”的目标要求,到明年年底,除了城中村农民的夹层违章,工业区里面没有占用公共空间的其他夹层、中间搭建、或占用公共空间的违章,都必须完成拆除。

  9、“塘河必须在这代人手里治好”

  问:现在河道淤积、侵占用现象非常突出,有的河段甚至成了垃圾河。有什么举措能尽快改变现状,真正还河于民?

  答:温瑞塘河现状确实令人痛心。它是在这一代人手里污染的,必须在这代人手里把它治好,加大塘河治理力度是各级党委政府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治理塘河要从根子抓起,今后几年主要有四项工作:一是沿岸拆违建绿,使违法排污暴露无遗;二是截污纳管,到后年年底,在城市管网规划建设区范围内100%实现污水集中收集,并在污水处理后全部实现达标排放;三是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减少污水垃圾来源;四是对违法排污实施“零容忍”,最终实现“三游五要”的目标。

  10、“结合最近实践提升应急预案”

  问:市政府网上的铁路行车应急预案制定时间在2007年,动车开通后该预案没有改,动车事故一年后该预案依旧没改,请对此作出评论。

  答:动车未开通时,我的前任已经制定这样一个预案。所以去年“7·23”动车事故发生后,我们能在这个预案的指导下进行比较好的应对和处置。当然,再好的预案都不可能是完善的,现实情况非常错综复杂、千变万化,要根据事物的不断发展和应急事故处置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对预案不断地修改完善和提升,以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你提出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一定让有关部门根据最近这些实践,特别是去年动车事故来研究提升预案。谢谢!

  11、“GDP落后是累积性问题”

  问:从前年开始,温州市的GDP一直落后于绍兴市,从去年43亿的落差到今年93亿的落差,有什么举措能够应对这个反转趋势?

  答:总量问题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总量不足直接原因还是一个投资问题。由于前些年整个温州的生产性投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相对缺乏,导致后面产出不足。在本世纪前十年,温州投资率只有33%,低于全省全国,长期的投资不足,带来累积生产能力、转型发展能力的欠缺。这个累积性问题,指望短期内逆转不现实。所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投入,特别是生产性投入,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是温州在整个“十二五”乃至“十三五”发展工作的重点。相信只要一以贯之地抓下去,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解决。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杭州万象城许留山小圆子被曝过期 网友投诉无果
·网上交往 留个心眼 “高富帅”行窃 网游搭档耍赖
·台州网友开了个“死亡玩笑”结果有人当真了
·女网友看似清纯 居然顺手牵羊 偷走500元现金
·深化文明创建 李卫宁与全国网友在线交流"文明嘉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