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区有一种繁茂的绿化树,因为生长了太多的枝丫,每每遭遇台风突袭,以致一些原本应该“死去”的枝丫连带着旺盛生长的主干一齐被吹折倒地。
“为何不抢在台风到来之前,将一些多余的枝丫砍掉?”不少人发出这样的疑问。但现实却是一些人对此司空见惯,甚至错误认为台风不会大到哪里去。正是在这种“事不关己”的麻木和错觉中,一棵棵大树被台风吹得“体无完肤”甚或连根拔起。
在台风到来之前,将多余的枝丫砍掉,一棵绿化树或能得以保全,这个道理想必很多人都懂。而面对欧美债务危机引发的“飓风”,一些遭遇侵袭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是否应该顺“风”而为?答案是肯定的。
我省著名的房企绿城主动“断臂求生”,展现出顺“风”而为的惊人智慧。在绿城最为艰难的2010年下半年、2011年全年间,净资产负债率一度达到163.2%。这时的绿城,用其掌门人宋卫平自己的话说“几乎是灭顶之灾”。
如何快速化解风险?绿城的做法是卖股卖地。若是放在两年前,这是宋卫平死都不愿干的事。但随后的卖股卖地行动显示,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的半年内,绿城共出售6个项目股权,涉及交易金额29.51亿元,并通过项目股权的出让及相关股东贷款的回收,获得超过60亿元现金流入。
即便频繁的腾挪项目稍解了绿城最为紧张的资金链危机,但在销售资金回笼不见好转、宏观政策调控不松绑之下,绿城负债率依然高悬在100%以上。于是,动股本成为绿城的下一步策略。
今年6月8日绿城宣布,九龙仓将可获得绿城中国24.6%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此举将使绿城获得50.98亿港元资金。不难看出,从卖项目股份到出售企业股份,绿城暂时走出了生死线边缘。
正视危机、应对危机,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快速有效的行动胜过一切侥幸。令人欣慰的是,嘉兴市一大批企业危中寻机、顺“风”而为,本着“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经营理念,主动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另一扇窗”。
比如说,以海宁尖山光电、艾斯比威公司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改过去简单卖产品为现在的境外投资带动出口,成为占领国际市场新的销售方式;还有嘉兴埃迪尔丝绸有限公司通过并购意大利塞尔里尼制丝有限公司,获得专利技术和生产线,巩固了其在欧洲市场上的优势。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嘉兴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和增资项目25个,投资总额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34.3%。市商务局外经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元化走出去已成为嘉兴企业突破国内资源瓶颈、规避贸易壁垒、提升竞争力和自我转型的重要途径。
业内人士坦言,下半年保订单、稳市场虽是当务之急,但必须围绕调结构这个中心任务来做。一方面要加快技术升级、创新产品设计,另一方面要努力将销售做到最前沿、最终端。而这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家的共识和行动。
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与这一观点相悖的却是,嘉兴市少数企业仍在逆“风”而上,似乎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比如,一家高能耗企业明知市场紧缩,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甚至已经濒临亏损的边缘,但其谋求产能扩张的冲动仍未节制。
“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面对需求不振的国内外市场和严峻的资源要素制约,嘉兴市企业要以内涵式发展为坐标,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有所为有所不为,力求在欧美债务危机引发的“飓风”中稳健前行。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