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线08月01日讯 入伍17年来,他参与灭火抢险救援8000多次,拯救了600多人的生命。他始终如一面旗帜,总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21次受到各级嘉奖。他就是值得嘉兴消防官兵骄傲的孙永其。
2007年,孙永其被嘉兴市人民政府授予“全市公安系统模范人民警察”荣誉称号;2008年,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优秀消防卫士;2009年,被省消防总队评为“十大消防卫士”,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评为“嘉兴市十大我最喜爱人民警察”和“全省优秀人民警察”;2010年4月,被评为“嘉兴市十大杰出青年”;2011年,被公安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训练有一套
孙永其是嘉兴人,本科文凭,1978年1月出生,1995年12月入伍,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9月保送入学,2005年7月提干,现任嘉兴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政委兼政治指导员。
孙永其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与业务骨干探讨研究训练科目的新动作、新方法。先后自创了“目标转移操”、“铁牙开瓶操”、“三角切割操”。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次挥汗如雨,终于摸索出了“精、准、稳”的系列操作要领,换来了动作的完美成功。2009年5月,全国消防宣传试点会上,公安部消防局陈伟明局长现场观摩后,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对此做了专题报道。
在训练过程中,孙永其善于观察和掌握每位战士的身体特点、体能素质、心理素质等,因材施教,用标准的动作进行示范,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解。
灭火逞英豪
1999年10月,嘉化集团15万吨级硫酸转换塔轰然倒塌,经过他和战友们5个多小时奋战,成功营救11名被压埋工人。
同年12月,嘉兴电控厂液化气站严重泄漏,面对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他主动请缨,带领攻坚组冒险深入泄漏点,3小时后,成功堵漏,20小时后,险情彻底排除。
2006年3月,嘉兴正峰化工厂甲苯槽罐发生泄漏爆炸,他带领中队全体官兵火速赶到。面对火光冲天,毒气弥漫的现场,他冷静分析,从容指挥,浴血奋战3小时,成功将大火扑灭。
2008年5月,嘉兴中华化工厂40吨氨气罐严重泄漏,他和战友们镇定自若成功排险,并将倒在现场的两名职工救出险境。
2009年8月26日深夜,飓风瞬间吹垮了嘉兴中港城施工现场的民工工棚,13名沉浸在睡梦中的工友全部被埋。他和战友接到报警3分钟后赶到现场,利用液压扩张器、机动切割机等救援装备,发挥平时训练中练就的精湛技术,不到2个小时就将遇险工友全部救出,无一死亡。
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2009年10月19日,浙江卫星化工集团丙烯酸罐区爆炸起火。火焰冲天高达80米,方圆100米内的玻璃窗全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震碎。相隔5米处,20个装有甲苯、二甲苯、乙醇等剧毒、易燃、易爆的化学品立罐直接受到烈焰烘烤;一个装有1300吨丙烯酸乙酯的立罐已开始扭曲变形,即将爆炸;相隔40米处,两个分别装有1500吨丙烯的球罐也面临巨大威胁。一旦发生爆炸,方圆5~10公里的一切都将夷为平地。
作为辖区中队指挥员,孙永其带领5辆消防车、28名战友,第一时间赶往爆炸现场。救援现场,孙永其始终站在最前沿组织指挥。扑救中,立罐发生第二次、第三次爆炸,他始终镇定自若,没有后退半步。他的坚定和勇敢,给了大家极大的鼓舞和勇气。一场惊心动魄的攻坚战,最后以无一人伤亡的最小代价赢得了扑救的巨大胜利,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服务活招牌
2011年3月5日,浙江省消防部队中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消防志愿服务工作室——“孙永其消防志愿服务工作室”在嘉兴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正式挂牌成立,该工作室由共青团嘉兴市委员会、嘉兴市志愿者协会共同创办。
这个饱含孙永其心血和汗水的消防志愿服务工作室始终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辖区人民办了不少实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如今的孙永其已成为消防志愿服务的一块活招牌。在他的带动和潜移默化下,部队官兵也都志愿投身于消防志愿服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