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马岭脚:三次因道路变迁所带来的沧桑巨变
2012年08月02日 09:02:33

  村里现存一棵千年榧树,需要4名成年男子环抱才围得住。

  古色古香的小山村。

   浙江在线08月02日讯 “要走不走马岭头,要住不住马岭脚。”这是过去流传在浦江县西部山区的顺口溜。意思是说马岭公路蜿蜒难行,马岭脚村贫困落后。

  7月下旬,本报新闻帮扶边村行采访小分队来到位于浦江县虞宅乡的马岭脚村时,却发现这里已是别样的景象:全村都是清一色的漂亮砖瓦房,宽敞的水泥路穿村而过,许多村民还办起了农家乐,村里俨然成了幸福安居之地。

  对于这个变化,村民无不喜笑颜开,都说是道路建设帮了大忙。

  马岭脚村的三次道路变迁

  马岭脚村共经历了三次道路变迁。

  早先,村民外出主要靠一条梓马古道。梓马古道也称梓浦古道,由于年代久远,无法考证始建的具体年代,周围的村民也只是知道这条路在古时候是一条官道,由马岭脚村直通建德梓洲村,是当地通往建德的交通要道,据说抗战时期也是浙西北地区的战略通道。

  解放后,政府在马岭上修建了盘山公路,即S210省道马岭段。S210省道马岭段不但路窄,而且弯多、坡陡,一路险象环生。而一到雨雪冰冻天气,更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2003年,S210省道浦江段公路改建工程动工,长575米的马岭隧道两年后建成通车。至此,马岭脚村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到临县建德梓洲村只需5分钟,而之前走梓马古道需要近两个小时,即使坐车走S210省道也要四五十分钟;到浦江县城的时间也大为缩短,村民骑摩托车一般30多分钟就可到达,而之前村民去一趟县城起码得花两个小时。

  曾因交通不便困居山里

  说起往事,曾经担任马岭脚村生产队小队长的76岁老人方本春感慨万千:“我们村不大,以山林为主,以前村民都住在山上。由于山路崎岖,村民外出一趟很不容易,所以多数人常年深居山里,很少外出。早年山里不通水不通电,照明用的是煤油灯,喝的是山泉水。白天家里的男丁到农田去干活,妇女则干家务,到了晚上也没有其他娱乐活动,村民们只能围坐在大树底下聊天。”

  “一直以来,我们村以务农为主要经济来源,凭借着山地环境等自然优势,种一些柿子、茶叶等经济作物。”方本春说,由于道路不通、运输工具上不来,庄稼成熟后他只能用扁担挑几箩筐,花一个多小时走上四五里路到隔壁村庄去卖。“为了多卖点钱,我每趟把箩筐装得特别满,最重的时候一次要挑100多公斤,衣服都能拧出汗来。”

  “不甘心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我那时候一心就想往外闯。”年轻时的胡源林也和村里很多年轻人一样,长年在外打零工,一天赚个四五十元。没活的时候,他两三个月待在家里不出门。

  “要致富,先修路。”祖祖辈辈饱受交通不便之苦的马岭脚村民比其他人更深刻地认识到修路的重要性。为此,在S210省道浦江段公路改建时,村民们给工程建设提供了莫大的支持。村里还结合公路改建工程整体搬迁。山上的村民这几年陆陆续续搬到了山下,沿路而居。

  便捷交通铺出致富路

  自新的S210省道开通以来,村民外出方便了很多,邻村间走动也逐渐频繁,来村里游玩的外地游客也多了起来。许多头脑活络的村民马上抓住这一商机搞起了副业,逐渐走上了致富路。

  胡源林今年50岁,妻子是方本春的小女儿,两人结婚以来感情一直很好。从山上搬下来后,岳父方本春和老伴儿便住在胡源林家后面,屋前屋后不过30米距离,一家人平日里互相照应,生活其乐融融。

  方本春现在年纪大了,没有力气再下田耕种,和老伴在S210省道旁边搭建了一个零食小卖铺,专门为过往行人销售蜂蜜、西瓜、猕猴桃等土特产。胡源林说:“周末人多的时候,一天也有200多元收入。”

  方本春不知道的是,当地政府正筹划对马岭脚村所在的茜溪流域进行整体开发,定位就是将整个茜溪流域建成一条休闲产业带,而发展马岭脚村的休闲农家乐将是整个产业带的关键一环。届时,南来北往的游客将会越来越多。

  记者在当地村民带领下走上了荒草丛生的梓马古道。由于现代交通的发展,梓马古道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时至今日,除了少数老人外,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条古道上的往事。但古道上的青石板还在,它不但记录了一个村庄的辛酸历程,更见证着这个村庄在历史变迁中的发展。

  古树群:有待开发利用的“宝贝”

  我们踏进马岭脚村口,一股股凉风随即迎面扑来,顿时感到清凉爽快。

  “我们村有‘免费空调’,不耗一度电而且风力十足,村民从来不用担心受烈日炙烤。”驻村干部徐利军指着远处一片枝繁叶茂的树林自豪地说,“奥秘都在这个古树群。夏日里,浓密的叶片紧紧堆簇在一起织成了一把巨型遮阳伞。”

  78岁的胡在鑫老人说,一直以来,这片古树群是村庄的“守护神”,它具有双重作用,不仅送风而且防风。以前,马岭脚村村民都住在山上的泥木结构的房子里,坚固性很差,如果大风来袭很容易倒塌。可是有了这片树林的庇佑,村民生活在此踏实了许多。

  长期以来,在当时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这片古树群至今保存完好,在全省都极其少见。2003年7月,这些古树被列入浙江省古树保护名录。

  目前,马岭脚村共有古树14棵,有榧树、苦槠、青冈、糙叶树、麻栎、江南桤木、红楠、柿树、白榆等树种。每逢节假日,许多外地游客纷纷慕名前来观赏。特别是夏季,马岭脚村成了乘凉避暑胜地,人多的时候,村前公路上停满了外地来的私家车。

  说起这片古树群,马岭脚村村民引以为豪的同时也难免遗憾。“听祖辈说以前我们也犯过糊涂。”今年71岁的老胡介绍,传说以前马岭脚村的古树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有些还是稀有树种。可是那时候,村民没有意识到古树群潜在的历史文化价值,再加上生活拮据,很多古树被当作木材砍掉运出去卖,导致很多稀有树种消失。

  眼看着村里古树越来越少,村民纷纷自发对古树进行保护。这些年来,村民的古树保护意识十分强烈,青壮年自发组成护卫队对古树进行不定期检查,父母也从小就教育孩子要爱护古树。

  今年61岁的张明法回忆,从他懂事开始,长辈就给自己讲述古树的作用和价值,千叮咛万嘱咐,绝对不能伤害它们。记得读小学那年,有一次自己因为调皮和伙伴们爬到树上玩,父母得知后还狠狠将他教训了一顿。

  “这片古树是村民心中的宝,任何人折一枝一桠都要受到惩罚。”张明法说,村子里有一棵糙叶树,已有600年高龄,还有一棵千年榧树,都是村里的“宝贝”。

  在村民指引下,我们看到这棵600年的糙叶树的根系粗壮发达而且长势十分奇特。据村民说,上世纪80年代,村里有一个青年偷偷砍了一小块树根加工成工艺品拿出去卖,村里发现后不仅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而且还罚了款。这件事情传开后,外村人强烈地感受到马岭脚村村民保护古树群的决心,也就不敢前来盗砍盗伐了。

  随着马岭风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观光的外地游客特别是驴友越来越多。于是,村民琢磨着如何利用古树群这块招牌,结合政府开发的农家乐项目,打响马岭脚村的旅游品牌。

  “我们有独特的资源,但缺少规划思路和投资者。希望你们多宣传,让外界多了解我们马岭脚村,也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前来开发这块风水宝地。”村民说。

  野马岭:秀奇幽险的旅游胜地

  野马岭风景区位于浦江县西北部壶源江流域朱宅源头,浦江、建德、桐庐三县(市)交界处。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有美女峰、穿针石、孝子峰、将军岗、雄师吼天、神龟问天等景点38处。山中古木参天、峰峦叠嶂,怪石嶙峋,争奇斗巧,集聚秀、奇、幽、险于一身,是一处自然景观极佳的风景名胜区。

  据村民介绍,马岭东侧的山峰由东而西横亘于云天中,长达25公里,行如绡幔垂天,因称石幔。顶上又有坡地,甚宽广,称红岩顶。红岩顶西端深谷千米,深谷之西有一峰奇峭,中有溶洞如窗,南北透光,称珊瑚。峰顶有一株古松,游客评价可与黄山“迎客松”媲美。马岭之巅,一峰耸起约720米上接霄汉。其峰西北取斜势,如马颈,峰顶东南向,有岩崖耸崎,如马之脸面;山多杂柴细草,茸茸如马毛,称马头上。由于其整体自然地貌酷似马匹,马岭因此而得名。

  野马岭风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仙华山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节假日到野马岭游玩的旅客络绎不绝,有旅行团、也有自发组织的驴友,其中也不乏从北京、山东等地的游客。据村民介绍,在S210省道没有建成之前,野马岭是一处尚待开发的“处女地”,由于野马岭地势险阻,道路坎坷,游客们在山中行走起码要花大半天,而且还很容易迷路。

  如今,浦江境内的S210省道已经建好通车,山路也进行了一番整修,路做好后游客们上下山的时间节约了一大半,前来旅游的人更多了。接下来,村里将着重对野马岭风景区进行深度开发,把它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旅游风景胜地。

  马岭脚村简介

  马岭脚村,位于浦江县虞宅乡北部,西与建德交界,距浦江县城20公里,S210省道穿村而过,现有112户、323人,去年农民人均收入3791元。

  该村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马岭脚野马岭名胜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仙华山的组成部分,集奇秀幽险于一体,是一个旅游开发的宝地。该村海拔400~600米,是一个避暑胜地,目前村里已经基本完成村庄整治和甘泉工程。

  
来源: 金华新闻网 作者: 周朗明 王妃 黄贲 袁悦 编辑: 施菲菲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