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3日讯 “此次读书会,让我们对金华工业园区的现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金华工业经济发展的方位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为下一步明确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了方向。”8月1日,参加完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读书会,13个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一起交流感受,分享收获。
读书会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领导分别结合自身工作谈了思考和体会,东阳市围绕“东阳人经济回归”工程、兰溪市围绕抓项目促投资工作、永康市围绕农机产业发展规划、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加快园区整合提升、市经信委围绕优服务促转型等作了交流发言,各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介绍了园区基本情况和下步打算。
大家认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市委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顺应和把握金华阶段性发展特征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现赶超发展、建设“两富”现代化金华的务实举措。
凝共识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陶诚华说,当前金华市工业虽然保持了追赶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工业经济基础和整体实力依然不强,发展方式比较粗放。2011年,金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总量均只占全省的6.4%,必须把加快发展、提高速度、形成规模、扩大总量作为金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副市长傅利常在发言中说,就总体而言,当前金华市工业仍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只有把工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加大投入、强化措施、提供保障,才能推动工业经济做强做大,为赶超崛起作出更多贡献。
市政协副主席王建平认为,工业兴,则金华兴;工业强,则金华强。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推动浙中赶超崛起的重要引擎,是推动金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金华市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取向。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工业经济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到领导精力向工业集中,精兵强将向工业调遣,各类资源向工业聚集,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金华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抓投入
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
近几年,兰溪市把扩大有效投资、狠抓项目建设作为追赶跨越、重振雄风的主要抓手,连续三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接近30%。
兰溪市委书记吴国成说,该市在项目工作中强调“三个重”:重前期,扎实开展重大建设项目包装、审批、规划等前期工作;重攻坚,建立市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做到难题就地办理,全程跟踪服务;重考核,将固定资产投资考核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定期进行督察通报。
东阳市从2009年实施“东阳人经济回归”工程以来,共引进并落地项目119个,总投资90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到位资金37.6亿元,今年上半年引进并落地项目13个,已到位资金4.3亿元。东阳市长朱建军表示,该市在全国重点区域设立专业招商队伍,并建立领导定期走访联系机制,让在外东阳人深刻感受到家乡的关怀,激发其回报桑梓之情。
永康市今年列出36项涉及重大民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工程以及38项重大工业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永康市委书记张伟亚亲自联系总投资14亿元的众泰集团年产20万套汽车车身冲压件项目。他说,近年来,永康市专注于实体经济发展,坚持实施工业强市第一战略,通过抓项目投入,使一批优质产业落地生效,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
建平台
大力提升产业集聚和园区
今年上半年,金义都市新区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56.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高于全市平均增幅(9%)5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1%;利润同比增长49.9%,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0.1%)60个百分点。
市委常委、秘书长,金义都市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金中梁认为,金义都市新区作为高品位、高能级的新区,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做好集聚和提升文章,要把引进和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重点培育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努力抓好原有工业区块的改造、优化、提升,使之成为高新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示范区、生态工业试验区。
今年上半年,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9.35亿元,同比增长18.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85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销售产值174.36亿元,同比增长13.6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61亿元,同比增长61.1%。
市政府党组成员、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郁华表示,在当前国内外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金华开发区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依靠增加生产要素和资源消耗的“外延式扩张”已难以为继,必须转换思想观念,通过精耕细作和内部挖潜实现“内涵式提升”。开发区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将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实现争先进位。
优服务
强化要素保障和政策环境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国强认为,金华要实现浙中崛起,必须坚持工业强市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任务,金华市当前要重点抓平台建设、产业集聚、要素保障、政策完善,助推工业转型升级。
副市长黄小杭建议,生产决定流通,流通促进生产。要用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推进工业强市,用出口消费助推工业强市。帮助工业企业扩大市场营销,扩大本地销售、扩大外贸出口,形成外贸与内贸的良性互动,商贸流通支持工业强市的良好局面。
副市长朱福林认为,推进金华工业新一轮大发展,破解土地等要素瓶颈制约是关键。要从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包装重点工业项目向国家和省争取、做好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法、解决工业低效用地问题等四个方向入手。当前特别要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低效土地的二次开发工作,提高工业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做好政府收回盘活和企业节地挖潜两篇文章,真正建立以“亩产论英雄”的用地导向、评判和考核机制。
市经信委主任金洪生介绍,全省开发区2011年工业土地税收产出率每亩是18.4万元,而金华市平均亩产税收只有4.5万元。他建议,金华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要强化节约集约发展的理念,实现资源能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