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线08月03日讯 宁波北仑某商业银行一名原理财部经理,凭借着储户对自己身份的信任,暗示储户不要购买理财产品,而是将钱交由她进行“投资”。结果投资失利,昨天,她因700余万的欠款第7次被告上法院。
暗示客户别买理财产品
董某今年32岁,几年前进入北仑某商业银行工作,凭着开朗的个性、良好的沟通能力,很快就取得了不错的业绩。29岁那年,她成了该银行的理财部经理。
作为理财部经理,董某慢慢拥有了自己的一批忠实客户。虽然事业小有所成,但董某对自己这样的生活并不知足。
“银行的业务很辛苦,不如趁着年轻,自己又在这个位置上,多赚点。”面对法官,董某毫不隐瞒心中的真实想法。
去年4月,董某第一次向自己的客户胡某暗示理财产品有些缺陷,“风险低的收益小,收益大的风险也高”。她表示,她有较多渠道可以投资,能取得的收益更高、风险更小。因为她的特殊身份,有客户便把买理财产品的钱拿出来,交给了她。
2个月收益竟高达10%
50岁的胡某是董某的客户之一,胡某夫妇在董某处购买理财产品已有1年多,和董某的关系一向不错。
去年,董某向胡某夫妇暗示,希望他们把钱“投资”到自己这里。起初,胡某夫妇很谨慎,只拿出了几万元“试水”。
但董某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试水”两个月,董某不仅归还了本金,还给了他们10%的收益。胡某夫妇十分心动。
第二次,胡某夫妇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加上从亲戚朋友处游说来的多笔资金,一共200多万元交给董某。
以同样的方式,董某先后从多名客户身上拿到了投资款,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到目前为止,统计出来的至少有700多万元。
- 内增财政投资 秀洲加速推进现代渔业园区建设
- 杭州审议通过科技创新"30条" 高层海归创业送200万
- 40亿元的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30招助推杭州创新型经济
- 金西开发区百亿投资项目开工 总投资额达110亿元
- 兰溪百亿产业项目以及婺城百亿投资项目开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