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3日讯 7月31日傍晚,笔者途经东阳南市街道安儒村环村南路时,看到了这样一幕:两位老汉推着独轮车,上面各装着“25升”的4桶水;坡下络绎不绝的百姓则骑着自行车或电动车,带着许多空纯净水桶向山坳奔去。
从机耕路口入山约300米处,是一块较为开阔的山嘴平地,空地上停着农用卡车、三轮摩托,还有许多电动车、自行车等。几十只各式各样的塑料桶沿着山坎弯弯曲曲地排着队,一块岩石下一股山泉从凸出的橡胶水管中流出。轮到接水的人很专注,因为山泉的水流时急时缓,接水的桶口需时时调整位置。
“这水,很清澈,有点甜,比农夫山泉还好喝。”在南溪村干活10多年的贵州籍小伙子罗国强说。在这取水的队伍中有不少是外地农民工,夏日,他们大多直接把它当矿泉水来解渴。来自梨枫村枫树岭的陈永立大伯去年就到这取水烧饭、烧开水了,自家打的深井水只作洗涤和冲厕所之用。“深井水烧的开水沉淀物多,锅灶的铜管很快就堵塞了;而用这山泉烧水,不仅没沉淀,还能除去暖水壶和铜管里的积垢。”安儒村村民蒋天能说。
这山泉水源于天神殿尖山脉。“以前,村里的百姓要穿过狭窄崎岖的山径,到山坳深处的一个坑里挑水。”村民王慧进说。去年3月,该村蒋锡福老人建起一个3立方米左右的蓄水净化池,并埋设了200多米长的自来水管,把过滤后的泉水引到山脚。
据了解,来这里取山泉的人,每天有一两百人,除了本村村民及外地民工,还有来自南溪、梨枫、贾宅、后塘、石盆等村的百姓,连画水镇联丰村也有不少人赶过来。由于天热,取水主要集中在清晨和傍晚。接一桶25升的水,需要6~8分钟,因此,取水时等上一两个钟头是常有的事。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