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条线都说重要、都要考核,可村干部毕竟没有三头六臂。现在镇里出台了‘1+3’一体化绩效考核办法,我们再也不用眉毛胡子一把抓了。”富阳胥口镇佛鲁村党总支书记方新建说,今年只要集中精力把雍家塘坝除险加固、陆家溪改造等10多个中心村建设项目完成,相信在年度考核中一定能争先进位。
据了解,方新建所说的“1+3”一体化绩效考核办法,就是胥口镇为提升干部执行力、引导基层抓大促小而探索建立的一套新考核体系。
“1”即行政村目标考核,包括经济工作、常规工作、专项工作等三项考核工作,是对基层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也是这套考核体系的核心所在。对常规工作的考核,该镇根据村级工作实际和工作重要性,把常规工作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目标,并将考核分值向一类目标倾斜;对专项工作的考核,除了将市里下达给镇的专项工作分解落实到各村外,还设置了“镇点题”和“村选题”专项工作。“镇点题”即由镇里各条线进行专项点题,实行扣分制。如针对灵苑村碧峰岭养殖场今年申报创建杭州市级品牌的情况,镇经发办以为申报工作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为要求,对该村进行点题。“村选题”则是指行政村在确保完成市、镇下达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仍有工作精力和发展余力的,根据村级实际发展需要申报的项目,实行加分制。如上练村要完成涉及10户农户、2.5亩土地的“空心村”整治,将该项工作申报为村点题项目。
“3”就是将专职驻村指导员、行政村村支两委成员、大学生村官考核工作与行政村工作实绩相挂钩,按70%、50%、30%的不同比例,直接体现在每个干部的个人考核结果上,并运用考核结果最终表现在每个干部的工作报酬上。
胥口镇党委副书记徐红群说,如果说将行政村的目标考核看成团队业绩,那三支村级队伍则是团队成员。团队成员的考核与团队整体考核业绩息息相关,形成个人与整体的互动机制,提升三支队伍的团队精神和整体素质,打消了部分村干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思想,充分发挥“短板效应”在基层干部队伍管理中的积极意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