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价值观”的传导和弘扬,离不开文化阵地和文化活动的承载。日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赴临安市太湖源镇光辉村实地调研“文化礼堂”建设,强调要紧扣主题,植根群众,拓展平台,丰富内容,着力把村级“文化礼堂”打造成为农村宣传弘扬“我们的价值观”的有效阵地,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殿堂,精神家园”。
2012年,临安市把建成50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村级“文化礼堂”作为市委、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文化礼堂”在整合村庄原有礼堂、书堂、祠堂、寺庙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或新建,并统一按“两堂五廊”,即礼堂、学堂,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进行设计。同时,在建设中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彰显特色。建成的“文化礼堂”已成为农村弘扬主流价值、传承历史文化、学习身边楷模、丰富文体生活的新场所,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翁卫军对临安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文化礼堂”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名城文化强市、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有效载体,对于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和市委提出的“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决策部署,意义重大,其经验做法值得全市推广。
翁卫军强调,核心价值决定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贯穿“文化礼堂”建设始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切实让“我们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统一思想认识,把“文化礼堂”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实施;要构筑平台阵地,进一步充实完善文化传承、教育熏陶、培训学习等功能,催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应;要弘扬先进文化,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先贤精神,激发爱祖国、爱家乡和崇尚真善美的优秀情操;要丰富活动载体,顺应农民群众不同层次的特点和多样化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内容和载体,增强吸引力,扩大参与面,提高有效性;要加大投入保障,坚持多方筹措,集聚民智民力,确保“有钱办事”;要完善体制机制,构建科学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体系,明确主体、强化责任,推动“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