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 自“浙商回归”成为嘉兴市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以来,嘉兴市多管齐下推进该项工程,浙商回归工作迎来热潮,其中内资回归项目表现抢眼,为嘉兴市经济发展添加新动力。
记者从市经信委日前召开的经济形势报告会上获悉,截至7月28日,全市浙商回归内资工作已提前5个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累计引进项目到位资金77.8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1.2%,并呈现量质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多措并举内资回归显成效
今年4月,以生产无氟全封闭大规格商用智能压缩机为主的珂纳电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签约落户嘉兴市,目前5000万元注册资金已全部到位。预计达产后,这家来自上海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年销售额可达10亿元。
7月1日,光正重工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高端钢结构生产基地(一期)奠基仪式在嘉兴港区举行。据介绍,高端钢结构产品是新型的可循环使用的节能环保建筑结构,广泛用于高楼、桥梁、铁路站台、机场建设等,预计光正重工一期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达6亿元。
今年初以来,市经信委将实施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嘉兴经济发展与推进工业强市的工作紧密结合,浙商回归内资项目成效显著,提前5个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统计数据显示,1至7月,全市累计利用浙商内资77.87亿元,共计项目216个。其中,历年结转项目131个,到位资金62.01亿元;新引进项目85个,到位资金15.86亿元。在全部项目中,浙商回归重大项目占41个,项目到位资金38.40亿元,包括总部经济项目1个、中国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个,涌现出了协议投资总额达90亿元的桐乡市平安投资有限公司、协议投资总额达40亿元的浙江雅达国际健康产业园项目、协议投资额达7.6亿元的光正重工等一批大项目和好项目。
优势互补回“嘉”创业正当时
在日前召开的2012年嘉兴市创业创新投资项目(福建)推介会上,嘉兴市福建商会会长林辉说:“我们福建商人来嘉兴投资兴业,最看好的就是嘉兴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人文环境。”
我们企业今后要谋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走海外路线,这样的企业战略定位与嘉兴港区的港口条件和区位条件十分契合。”光正重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吴鋆泉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的钢结构企业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这家总部在新疆乌鲁木齐的企业选择在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的中心点——嘉兴建厂投产,可以将光正钢结构的企业优势与港区的港口、资源等优势有效结合起来。
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区位优势不断激发着浙商回归投资创业的热情。据悉,嘉兴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工业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嘉兴市实施“两退两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为浙商回“嘉”创业创新营造出亲商、富商、安商的氛围,多管齐下吸引浙商回“嘉”。
在今年4月召开的民营经济暨工业“千人大会”上,嘉兴市表彰了10家工业投资先进企业,向1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单位兑现了4300多万元专项资金补助,现场签约12个项目,投资总额逾148亿元。市经信委牵头实施的“进千企解难题”专项活动,帮助近5000家企业梳理问题和困难1000多个,帮助落实融资134.4亿元,争取各类财政专项扶持资金4781万元。在2012年嘉兴市创业创新投资项目(福建)推介会现场,嘉兴市和在闽客商签约了9个项目,投资总额近26亿元。
市经信委主任卓卫明表示,下一步,嘉兴市将进一步打造好产业、政策、生态、人文和法治等5个环境,不断挖掘和吸引高层次的优质浙商落户嘉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