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 怎么来维护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怎么来解决上级监督不到、群众监督不了、村里自己监督不好的问题?平湖市的回答是:建立民情民意收集阵地,完善村级监督工作流程,落实村监委成员报酬机制,让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发挥有保障。
收集民情民意:
从农户田头到民情茶室
肖友顺是平湖经济开发区沈家弄村一家茶室的掌柜,每天一大早,他就烧水倒茶,开门迎客。肖友顺同时也是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是“潜伏”在茶馆的民情收集员。“这次村级道路建设是怎么定的?”“老沈兄弟一场大病后穷得快揭瓦片啦,他们家怎么还是评不上贫困户啊?”“地下灌溉漏水问题怎么还未解决啊?”肖友顺都会把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的牢骚话记录在册,及时向村里汇报,并督促解决。
原来,平湖农村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喜好聚在茶室喝早茶,品茶聊天中,说说时事,谈谈政策,聊聊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儿,好不热闹,小村茶馆俨然成了一个个民情、民意汇聚地。针对这一情况,平湖市纪委适时拓宽村监委阵地,对全市95个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摸底,将368个有上茶室喝茶习惯的成员确定为茶室民情收集员,赋予他们在平时喝茶时收集和反馈民生民意等任务。
平湖市纪委常委周海林认为,“民情茶室”拓宽了村监委发挥作用的渠道,监督视线从村里工作延伸到群众生活,将一些平时村民不愿说、干部听不到、上头不掌握的民生问题及时收集上来。
监管集体“三资”:
从你好我好到不留情面
“本月村里共发生业务接待费600元,接待上级为村里广播设施维修的人员。”“本月共发生水电费800元,主要是村部和6个水利机埠。”……每个月27日,平湖市新仓镇秦沙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李文荣都会喊上其他几位成员来到村里,当着村干部的面,对当月村里的收支票据一张一张地宣读,一张一张地核实。
“村东头的机埠已经废弃了,怎么还会有水电费?”“村道路维修原来定的是5万元,怎么结算时有8万元?”“这次旧村部出租为什么没有按照市里的要求进行公开招租?”村监委成员质疑声、村干部的解释声成为了民主理财日的一道风景。
“带着质疑、带着责任才能发现问题,不留情面、不怕得罪人才能纠正问题,过去,我们把关不严,让一些不合理的支出通过了,虽然讨好了村干部,但引来了村民的骂声。我是村民选出来的,我得对村民和村集体负责,不让一张虚假票据在眼前溜过,也不让一项不合理支出盖上村监委的章,这就是我们的任务。”李文荣说。
对此,秦沙村党组织书记俞仿明深有感触地说:“建立村监委这支队伍,其实是搭建了一座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桥梁,给村民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才是秦沙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保障。”
平湖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徐春华说,建立村监委,不是形式上多了个村级“纪委”,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发现一些问题,指正一些问题,让其作用发挥有切实的保障。近年来,平湖市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规范监督流程、完善工作机制,特别是村监委成员每月进行一次工作交流,镇纪委组织村监委主任每季进行一次工作剖析,每年开展一次述职考评,让村监委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更强,监督能力不断提升,监督效果不断体现。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