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 许村镇地处海宁与杭州交界处,经济发达的背后是个私企业众多、外来人员密集的情况,由此带来的矛盾和纠纷格外突出。怎样才能有效处理这些矛盾?许村派出所在非常地段摸索出了非常手段,通过管理网格化、民情分析会、组团式服务这“三招”,促进辖区的和谐平安。
许村派出所辖区面积4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万多,新居民3万多人,大小企业9000多家,面对每个月100多起的大小纠纷,如何让有限的警力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块大蛋糕,总得分成几块,否则没办法吃。我们的管理也是一样,我们将全镇16个村3个社区分给10名社区民警分管,他们回去再进行细分,责任落实到人,这样就不会出现扯皮推诿。”许村派出所所长蒋东正说。
网格化管理解决了扯皮推诿的问题,但群众的矛盾怎么才能最快掌握呢?每月月底的民情分析会成了名副其实的“包打听”,通畅的信息渠道使民警有了主动权。“我们村每个月都要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许村镇联盟村村民委主任许富忠说,为的就是让公安和村委会提前参与,第一时间掌握老百姓的需求,了解老百姓的家庭矛盾,把有可能恶化的情况扼杀在萌芽阶段。据了解,截至7月下旬,全所梳理出44件纠纷,其中涉及拆迁的纠纷4件,污染纠纷2件,邻里纠纷21件,劳资纠纷8件,其他9件。
所谓组团式服务,就是民情信息联络员+小组长+片长+村调解员(村班子成员)+社区民警(或驻村保安)一起,组成调解团,联合解决比较难调解的纠纷。据统计,这项机制自今年4月运行以来,截至6月底,该所刑事警情数同比下降近3成。
“农村很多小纠纷、小矛盾看起来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但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变成‘定时炸弹’,而我们通过管理网格化、民情分析会、组团式服务3项措施,将矛盾纠纷尽快尽早地化解。这些纠纷的解决,为其他工作赢得了时间。”许村派出所教导员宓利祥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