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晨,百余艘舟山渔船进入甬江安全锚地避风。宁波晚报记者 龚国荣 摄
浙江日报综合各地8月6日消息
记者今天走访鄞州多家小型商务宾馆,发现绝大多数房间在明后两天已被预订一空,而订房单位大多是附近的建筑工地。南部商务区二期工地是鄞州城区建筑工人最多的地带,三个地块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今天下午,各工地班组长给工人布置防台事项,得知一旦风大,大家都要从员工宿舍撤到宾馆,工人们笑着说:“可以好好享受下了。”
鄞州全区现有建筑工人超过3万人。上午,鄞州区住建局发布了紧急通知,各建筑工地对工人安置和转移进行了全面部署,除了宾馆安置外,不少工地还通过各种渠道设置了临时安置场所。(区委报道组续大治记者陈醉通讯员朱东)
今天早晨,绍兴塔山街道塔山社区的防台通知已贴到每个楼道里。在莲河桥,70多岁的吴云生在晒台种了40多盆花,社区工作人员帮他搬进房里。在城乡结合部育才社区,社区宣传员拿着喇叭不断播放警报:“台风来临,大家小心,提高警惕,关好门窗。”社区主任王文瑛挨家挨户通知居民做好防台抗台准备。有些独居老人对台风不以为意,王文瑛不放心,再三叮嘱后才离开。(记者金敖生见习记者肖艳艳)
“金阿伯,台风要来了,我们帮您修一下房子。”今天下午3时,岱山县东沙镇东沙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黄红燕带着两名房屋维修工,挨家挨户地检查社区居民的房屋。
东沙镇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古渔镇,东沙社区位于古镇中心,有七八处省、市级文保单位还住着人。“社区居民基本上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家对台风来临的消息不灵通,要挨家挨户告知。”黄红燕说。
金祖华的家位于一处省级文保单位内,解放前,这里曾是当地的一家国有银行。“上周刮大风时,就听到屋顶瓦片有翻动声。”金祖华说。“我们上去看看。”说着,两名维修工人爬上了屋顶。黄红燕说,台风来临前,维修古房屋更为重要,要确保居民安全。(记者王益敏通讯员傅元元)
防台准备不松懈
今天16时,象山县石浦港内十分忙碌,千余艘钢制渔轮正在渔政部门和乡镇干部的指挥下,有序转移。
“浙象渔48022”号昨晚刚驶入石浦港避风,如今又被通知要再次转移,这让船老大林国球有点郁闷,“真有必要再转移吗?万一台风不来,几千元的柴油费不是白白浪费了吗?”“宁可防御落空,也不能麻痹大意,人安全才最要紧。”石浦镇干部林赛炳与同事们下载了最新的台风路径预测图,逐一登上渔船,耐心做解释。截至记者发稿,象山县3400多艘渔船已全部回港避风,其中停泊在崇巉港、蟹钳港等避风锚地的渔船已超过1000艘。(记者周松华县委报道组陈光曙)
尽管已是结束伏休后的第6天,但是受台风影响,很多渔船未出海开捕,继续停泊在渔港;其他离港船只为躲避台风袭击,也陆续回港避风。我们在港口看到,不少渔民正忙着对船只进行加固。下午1时,一艘100吨的渔船驶入渔港,船老板王海苗在岸上指挥察看,船员用粗麻绳将船体和海岸连接在一起。“这种绳还是有可能被台风吹断。”王海苗说:“今晚我们船上至少要有三四个人值班,守船抗台。”
舟山市要求全市所有渔船继续保持防御“苏拉”台风状态,一律禁止开航。截至8月6日上午11时,全市8365艘渔船已全部进港避风,全市169艘休闲渔船从8月5日起全部停止营运,落实避风措施。(见习记者刘乐平记者林上军通讯员刘诗剑实习生赵诗逸)
“‘海葵’要来了,请仔细看看‘明白卡’,做好防台防汛准备。”今天下午,台州市路桥区路桥街道干部挨家挨户地将《防台防汛人员转移明白卡》发放到辖区居民手中。
别看这张特制的“明白卡”折叠后仅有一张银行卡大小,可防汛信息却一样都不少。小小的卡片上,印有防汛防台人员转移的六大“注意事项”,并提醒群众要准备好交通工具,不要在简易房屋、围墙边避风等细节。卡上还列出了路桥实验中学等4个转移点,标注了街道防汛办的两个紧急救助电话。据悉,目前,该街道驻村干部和各村、社区干部走街串巷,已将3万多张“明白卡”发放到群众手中。
据台州市防办统计,截至今天下午4时,台州全市共转移人员48759人,在港避风船只6133艘。目前,台州全市13000座山塘和200多座水库已实行24小时值班,全市253处避灾点也已全部在电视上进行公布,随时迎接转移人员。台州市防办要求沿海渔家乐、农家乐关闭、停业,劝阻游客前往海岛游玩,全市233处地质灾害重点也已落实人员巡查。
台州市还决定,从7日起至台风警报解除为止,与防台救灾无关的活动和会议一律取消;7日起全市各类学校和补习班停止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所有在建围垦工程和其他涉水、涉海工程一律停工。(记者洪卫嵇哲见习记者梁国瑞通讯员王依友童静岚)
今天下午,岱山县高亭初级中学避灾中心内,人声鼎沸,在高亭牛轭至官山公路施工的200多位建筑工人转移到了这里。地面上铺着崭新的席子,工人们三五成群打着牌、聊着天。
现场内,民政人员准备好了食品、饮用水等各种救灾物资,同时公安、教育、工程项目等相关部门派遣人员成立管理小分队,加强管理,维护入住秩序和物资有序发放。
今天,舟山市全面开放200余处避灾安置场所,民政部门向社会公布了这些场所具体地点,估计可供4万余名群众遮风避雨。该市民政部门还在各县(区)和乡镇建立了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确保灾害发生24小时内,灾民的吃住、医疗等救助措施能及时到位。(通讯员周磊记者谢国平)
灾害巡查抢时间
在温州市龙湾区,瓯江口的围垦工程是当地抗台的“第一道防线”,而这些围垦工程本身又还在建设之中。
早在几天前,施工方就从各地运来大石块,进行坝体外侧护面,以消减台风带来的大浪可能对大坝产生的冲击。施工方负责人说:“对于正在抛石的堤线来说,想要扛得住大风大浪,尽快稳固‘身躯’是唯一的办法,所以我们正在争分夺秒地抛石。”这些石块的单体总量都在800公斤以上,大的甚至有两三吨。目前施工方已经抛石2万立方米。龙湾围垦指挥部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正在建设的海滨围垦原有7处缺口,还有几十米江堤有些薄弱。为了应对可能袭来的台风,缺口处必须加高至5.5米。指挥部正在抓紧做好护堤扩面,并启动预案全面落实各项防御工作。(区委报道组叶康远丁欣华)
宁海一市镇党委书记王震的办公电脑屏幕,这两天一直“锁定”在气象网站上。“把几家气象台预测的‘海葵’路径一折中,虚线正好经过一市镇,”王震指着浙江省台风路径发布系统页面说。
今天下午,记者赶到一市镇时,各项防台部署已经铺开:地质受灾点居民住进山下的安置小区,海塘养殖户傍晚6时开始撤离,当下的防台重点落在山塘水库上。记者发现,如今的农村防台防汛,已经拥有了高科技“武装”。镇水利站站长陈养正展示了一套去年起投用的GPS实时监控系统。屏幕主界面的全镇地形图上标注着27个重点水库、海塘,水库附近有走动的人形符号。
“地图上的每个‘人’对应一个水库巡查员的实际位置。”陈养正说,镇里给每个巡查员配备系统专用手机,一开机就会在监控地图上现形,以便镇防汛办及时了解人员动向。(县委报道组周武军陈云松记者陈醉)
鱼儿搬家保生产
今天一大早,普陀区台门港网箱养殖基地,养殖户们正把靠近外海一侧的网箱里的鱼捞起,然后放养到内侧的网箱内。
忙着给养殖鱼“搬家”的普陀金马养殖公司黄仕亚说,他们1000多只网箱里养有成品和不成品的美国红鱼、鲈鱼、大黄鱼、黑鲷、中鲷等150万尾以上。由于有的网箱所在位置潮流很急,一旦风大浪急,网箱会承受很大压力。为减轻压力,把损失降到最低,他们从昨天开始就组织养殖人员,把处于浪急海域的养殖鱼搬到安全的网箱里暂养。到今天下午,网箱养殖鱼类搬家工作已基本完成。
从事网箱养殖多年的王老伯说:“这样用网具把网箱盖得牢牢的,不管风浪多大,鱼都很难逃出网箱,这样我们离开时心里就放得下了。”(通讯员刘生国虞宗霖记者谢国平)
今天,在瑞安飞云马道粮站,种粮大户林帮珠冒雨把1000多公斤粮食送到这里。粮站里,烘干机、除杂机等设备开足马力,大户的粮食在机械设备上完成过磅、除杂等作业后,通过输送带送进粮站仓库。
“很方便,粮食送到这里,只要卸掉粮车就可以了!”不出10分钟,林帮珠就完成了粮食收购入库,他松了一口气说:“今天是最后一批了。总算赶在台风前,把所有粮食都收完了。”
为迎战“海葵”,瑞安市粮食收储公司派出人员对种粮大户进行上门服务,将抢收下来的粮食抓紧烘干装运,并在粮站开出绿色通道,实行随到随收。“台风来临之前,瑞安所有粮库的机械化都配备到位,一天收购进度可达200多万公斤。”公司总经理助理唐晓斌说。(瑞安日报记者夏盈瑜)
今天下午,椒江海宝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渔民林金福正在厚壳贻贝养殖基地加固绳索。林金福说,由于“苏拉”带来的海浪特别大,加上养殖的绳索比较长、厚壳贻贝重量较重,2700多串厚壳贻贝扭在了一起,一些绳索断裂,厚壳贻贝逃跑。
“没有办法,我们只能通过人工将扭在一起的绳索尽量解开。”林金福说,为了防止“海葵”再次造成损失,他们在养殖海域抛了20多个锚,对养殖绳索进行加固。同时,抢收断裂绳索上的厚壳贻贝。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