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公开资料中,周明华、陈保华在总经理一职上的更替
浙江在线08月09日讯 昨天,浙江的上市公司华海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201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未通过《关于督促总经理陈保华先生赔偿公司损失的议案》和《关于督促董事会解聘陈保华先生公司总经理职务的议案》。
虽然议案未能通过,但这让持续了5年之久的华海药业创业双雄,也是目前公司前两大股东之间的争斗再一次走向前台。那么,是什么让这对连手机号码都几乎一样的创业伙伴,如此水火不容?争斗最终将走向何方?
周明华再次发难
2007年4月13日,在华海药业2006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董事长陈保华联合机构投资者的力量,一举缴了总经理周明华的“械”,迫使周明华退出了董事会。公开资料表明,陈保华于同日任职总经理。
两位共同创业的合作伙伴自此分道扬镳。
自那之后,华海双雄的争斗就一直未能停止,但均以有机构支持的陈保华胜出。而这一次,是华海药业两笔有争议的买卖,让周明华再次向陈保华发起了挑战。
浙江华海银通置业有限公司原系华海药业控股子公司。华海药业持有其60%股权,浙江银通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另外40%。
2011年1月,银通集团将其持有的华海银通40%股权,以463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华海药业后,华海银通成为华海药业全资子公司。
然而,2011年9月,华海药业却将40%股权卖回给了银通集团,转让价格为2039.71万;另外60%股权亦以3059.57万元转让给临海市荣炜投资有限公司。
周明华在他的议案中认为,收购40%股权用了4635万元,对应40%股权产生的利润2109.73万元,卖出40%的股权获得了2039.71万元,这笔交易损失485.56万元。
他认为,华海药业2011年做了亏本买卖,交易交割不公允,买卖股权时间有违常理,且陈保华作为总经理未经董事会授权及同意,在非主营的房地产业务处理中高买低卖,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周明华还在另一议案中表示:基于两届董事会无视公司治理纲要,违规聘请陈保华担任总经理的行为,且陈保华在总经理职务上公司主营药品业务增长不突出,并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故本人特要求股东大会督促董事会解聘陈保华先生总经理职务。”
不过这两项议案在周明华自己召集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均未能通过。
陈保华绕道接招
面对周明华的议案,华海药业董事会和监事会认为这不属于股东大会审议的事项范围。因此,要审议这两项议案,周明华只能自己召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在临时股东大会上,陈保华未露面,而是委托董秘投票。
昨天,记者多次致电陈保华,但其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不过面对周明华的议案,华海药业通过公告给出了解释说明。
华海药业的公告回应称,因为买卖华海银通40%股权所涉及的金额在公司最近一期审计总资产的5%以下,因此,关于华海银通40%股权的买卖均在总经理权限范围内。
对于周明华认为的“高买低卖”情况,公告则解释称,基于更有效利用华海银通这个平台,发展地产业务,公司收购了华海银通40%的股权。到了去年下半年,为保障公司主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启动了再融资项目,而出售华海银通40%的股权则是为了更好推进再融资项目。
针对周明华关于解聘陈保华总经理职务的议案,华海药业在公告中表示,陈保华担任总经理合法合规。“同时,公司董事会还认为,陈保华在担任公司总经理期间,勤勉尽责,为华海药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1年,华海药业净利润各为1.50亿元、1.64亿元、0.94亿元和2.17亿元,各年同比增长分别为13.66%、9.94%、-43.27%和131.77%。周明华认为,近些年医药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就有20%左右,而华海药业当初承诺的每年增长预期为25%。
“龙虎斗”陷迷局
也许很多人认为,5年前,周明华走出华海药业董事会的那一刻起,关于华海双雄的争斗或许会告一段落。可实际上,那次的分道扬镳却成了二人“龙虎斗”公开化、激烈化的开始。
这几年,周明华多次向公司提出针对陈保华的议案,但在股东大会表决中却屡屡失败。“该说的公告和议案中都说了。”再次失利后,昨天,周明华在接到记者电话时,明显话语不多。对于今后还有怎样的打算,他则表示“无可奉告”。
其实,目前陈保华持有华海药业27.55%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周明华则持有22.33%的股份,是第二大股东。单从二人的控股比例上来说,这场龙虎斗是一场势均力敌的争斗。因此,持有其他主要筹码的机构投资者成了决定争斗胜负的关键。
而机构投资者选择站在陈保华一边?因为陈保华更喜欢资本运作。这也正是华海双雄分道扬镳的原因所在。
此前,周明华曾向记者表示,他和陈保华从公司上市后想法就不太一样了,他强调走专业化的实业道路,不会为了满足一些资本市场的需求在决策上做改变,而陈保华则要投资股市。
据悉,股权分置改革之后,陈保华和周明华在发展理念和管理思路上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分歧,这种分歧的产生对公司经营的影响无疑是负面的。
2006年华海药业的业绩一改此前持续增长的势头,略有下滑,这当然有医药行业全行业不景气及企业发展周期这一客观因素;但主观上,与董事长、时任总经理之间闹矛盾不无关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