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0日讯 “现在风雨都过去了,我们已经回到工地干活了。”昨天下午,在油车港镇某楼盘建筑工地打工的李又兴,和他的四川老乡们回到了离开两天的工地,开始了紧张的施工工作。台风“海葵”肆虐期间,李又兴及他的工友和其他600多名居民一道,被转移到油车港镇实验小学,躲避台风可能造成的危险。记者从秀洲区防指了解到,随着天气的好转,目前,全区7500多名转移人员开始陆续回家,“海葵”过境期间,由于准备充分,转移及时,全区实现无一伤亡。
李又兴告诉记者,他和十几名工友是在8月7日下午从工地工棚转移到镇实验小学的。“当时,镇里的工作人员挨个工棚检查,要求我们所有人必须搬入小学避灾。”李又兴说,“因为没有见过台风的威力,当时很多人都心存怀疑——台风有那么厉害吗?”从8日上午开始,由“海葵”引发的狂风暴雨让李又兴和他的工友们见识到了台风的威力,这也让他们安心地住在了转移安置点。“住在安置点的时候,镇里还会发给我们面包和水,这让我们很感动。”李又兴说,离开时,镇政府工作人员还特别嘱咐:“安置点会继续开放,如果发现工棚有危险,还可以过来避险。”
把评估标准提高一些,人员多转移一些,确保人员安全。其实,为了全力应对台风“海葵”带来的影响,确保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秀洲区从8月6日开始,就全面安排部署了人员转移工作,建筑工人、危旧房户、孤寡老人等,都在第一时间被安全转移到安置点。区领导还专门走访和检查了安置点的生活设施配备、值守服务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并多次强调要确保各安置点的秩序,妥善照顾群众生活,切实保障人员安全。“台风‘海葵’的影响是很大的,而我们之所以取得无伤亡的成绩,和全区及时转移人员密不可分。”区防指有关负责人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