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3日讯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宏伟目标,开启了我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的新征程,吹响了加快迈向现代化的新号角。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两地三城”、加快“两个崛起”、实现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这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体现了“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目标要求。开启新的征程、实现新的目标,必须从衢州实际出发,突出“工业立市”中心不动摇,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旅游业大发展“两大战役”。
突出“工业立市”中心不动摇,就是要按照“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的要求,以产业高端化为导向,着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全省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衢州市工业以传统重化工为主,大多处于产业链上游和价值链低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特征明显,产业层次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的“倒逼”下,我们必须把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作为“稳增长”的核心任务和根本动力,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引进新项目、新技术、新设备,拉长和拓宽产业链,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良性互动,促进工业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涵增长、绿色发展的路子。
-读者互动
汪芳(教师):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衢州人,这些年来亲眼见证了衢州土地上一个个工业园区的兴起,一座座新厂房的矗立,这些都让衢州原本的模样有了大改观。前几年,衢州市的工业企业还是以传统重化工为主,大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竞争力不强。这两年,衢州市开始加快了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引进了一些技术含量高的新项目,如光伏产业、氟硅产业等,使工业经济走上了创新的步伐,提升了衢州的综合竞争力。希望以后衢州能多引进一些高科技项目,使得衢州的工业化走上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王琴美(个体):
工业看似离我们普通老百姓很远,其实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工业不仅仅是几个体现经济增长的数字,它快速地拉动了经济增长,解决了老百姓的就业问题。身边一些在工业企业上班的朋友,有点技术的工资都不低,每年的收入还会随着企业效益的增长而水涨船高,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了。所以说,政府提出“工业立市”的口号,花大力气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不仅能拉动地方经济,老百姓也跟着受益,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
郑新(公务员):
工业是一个城市有没有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工业投入力度,把工业项目作为拉动工业投资增长的有效手段,工业投资成为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一业兴而百业兴,这句话用在工业上面再合适不过了。工业能带动就业率的上升,能增强地方财力,能提高老百姓的收入,能让城市变得更美好。现在,衢州的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也是耳熟能详,如元立、开山、红五环等,这些工业企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载体。
余凤兰(自由职业者):
在当今这个交通便利、信息互通的年代,工业也要抱团才能实现更好地发展。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我认为这句话用在地方工业经济建设上也很合适。比如衢州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化工,而其他相邻地市也有各自的优势产业,如果能利用资源优势实现产业互补,必将能加快各自经济的发展。衢州是个四省通衢之地,近年来与相邻省份的兄弟地市来往密切,相互扶持能促进衢州工业大踏步发展。我认为,衢州还应该更多向省内地市看齐,认清不足之处并迎头赶上。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