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4日讯 如今江南水乡的河面漂浮着死猪,河水臭气熏天,水质堪忧,生猪养殖过量是造成南湖区水环境持续超标的主要原因。昨天下午,南湖区第一次召开环保大会暨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狠抓规范化畜禽养殖,同时通过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截污纳管等方式,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努力重现江南水乡“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风貌。
生猪饲养量过大是水质超标主因
南湖区共有3个入境断面和5个出境断面,市控以上断面水质基本处于劣五类,在去年年底和今年一系列断面水质考核中均被嘉兴市评为不合格。根据今年1月至7月环保部门的指标和数据分析,该区的水质考核仍为不合格,3项指标中总磷最差、氨氮其次,改善水环境迫在眉睫。
“造成水环境污染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水收集不到位、小部分工业企业废水未入网、河道生态功能弱化,其中生猪饲养量过大带来的污染排放是造成我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南湖区有关负责人分析。
近年来,南湖区生猪养殖规模一直保持较大的总量,由于沼液处置渠道有限,部分养殖户存在偷排、丢弃病死猪等违规行为,造成周边河道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根据2010年污染源普查,该区化学需氧量排放13605.47吨,其中农业化学需氧量排放9533.85吨,约占排放总量的70%。2011年,南湖区出境断面水从平湖塘流经新丰镇后,上游焦山门断面、下游白马水泥厂断面氨氮、总磷年均值分别上升了108.5%、48.8%。经排查,新丰镇没有工业氨氮和总磷排放大户,这些都表明生猪饲养量过大带来的污染排放是造成该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年内生猪养殖总量下降14%
昨天的环保大会上,南湖区提出通过划定禁养区、限养区,推行“过路猪”零进入制度等措施,确保年内实现生猪养殖总量比2010年下降14%的目标。
划定禁养区、限养区,是为了调整优化畜禽养殖布局,今后将在“新三桥”区域内禁止生猪调入暂养,坚决拆除违章搭建猪舍,对未建治污设施的养殖户予以坚决取缔。推行“过路猪”零进入制度,即通过技术壁垒等措施,来提高生猪进入门槛。在生猪调入前,养殖户要向所在地村委会申报登记;调入时,应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站落地报检;报检时,要提供每批生猪检疫合格证明、重大疫病免疫抗体检测报告和“瘦肉精”检测报告,并经消毒后方可落地饲养。
减少生猪养殖总量以控大户为重点,即以土地吸纳消耗沼液承载力为主要依据,核定大户生猪养殖量;鼓励大户在拆除原有猪舍的前提下,按照规模减半的要求进入公共牧业小区。同时,引导养猪户转产转业,鼓励养猪户退出畜牧养殖业,对其拆迁猪舍按相关政策予以补助,对其新从事的非畜牧类农业项目给予扶持,解决养猪户后顾之忧。
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
“要通过抓总量控制,抓长效治理,抓执法检查,抓转产转业,抓河道整治,抓管网建设,抓专项整治来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南湖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今后,南湖区断面水质将实行“一点一方案”,全面分析区域内5个出境断面水质恶化的成因,逐个“攻破”,研究制定改善断面水质的整改措施,加强对5个出境断面监测点上游2至5公里河道沿线工业、生活排污口的监管,加强沿岸畜禽养殖污染管理。
此外,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加快推进“5+18”新社区污水收集处理,在管网覆盖区域的企业限期接管,确保在年底完成区年度管网建设计划并投入使用;加大河道清淤力度,重点针对历年来未经清淤的断头浜开展清淤、清污、清障,加大河道生态护岸建设等河道综合整治的力度,恢复河道生态修复功能;严把项目节能审查关,停止审批增加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排放的建设项目,不再新批污水无法入网的建设项目。
- 嘉兴南湖区30个老旧住宅区(点)今年“刷新”
- 宁波各大水厂调整生产工艺 自来水水质完全达标
- 果农揭膜修大棚 "海葵"过后 南湖区灾后自救不放松
- 嘉兴南湖区组织人员争分夺秒拯救“伤患”保安全
- 30万永康人喝的杨溪水库 今年水质五年来最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